【知 識 點】
房主擁有房屋產權,當然得交稅,這其中也包含“小產權房”。
國家依法征稅,原因是政府提供了公共服務,納稅人享受了公共服務,所以必須給政府支付對價。政府對房產征稅,與房主是否擁有房屋“所有權”無關,關鍵是要看房屋“產權”是否需要國家保護。
居民購房只有使用權,這里的“使用權”是個習慣說法。
事實上,它不僅包含房屋使用權(房主的居住權),同時也包括收益分享權(房屋出租取得租金的收入權)和轉讓權(房屋出售權),在經濟學里,此三項權利即為“產權”。
天下沒有免費午餐,若房主希望自己房屋“產權”不被侵犯,需要國家保護,那么就應給國家繳稅。
【專業(yè)視角】
即將開征的房地產稅,是如何征收的 “專業(yè)猜想”
基本原則:鼓勵首套、支持改善、限制投資。
征稅對象:從初期來說,一定是先對具有金融投資屬性的房產征稅。
怎么來判斷金融投資屬性?大概率會采用人均居住面積,或者人均套數的概念,來劃出一個免稅房產,將居住性住房排除在征稅的對象之外。所以無論是六個錢包養(yǎng)一套房的剛需房,還是改善性購房,都不應當對房地產稅產生憂慮。
稅率:大概率會采用分級稅率,房產越多,稅率越高。
這首先是為了增加屯房者的負擔,逼迫其出清空置房,其次也是阻斷了房地產稅向下傳導的可能性。如果是單一稅率的話,房地產稅很容易轉嫁到承租人,或者購房人身上。
【稅眼看事】
美國征收房地產稅的做法,可能會被我們所借鑒。
我國財政部的官員曾經在公開場合表態(tài):適當降低建設、交易環(huán)節(jié)稅費負擔,增加“房地產持有階段的稅收”,給地方政府尋找“長期飯票”。
美國房地產稅的征收,已經有很多年了。疫情之下,美國各州由于財政進一步吃緊,不得不通過加征房產稅的方式彌補預算開支。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議會便通過決議,讓房產稅一口氣調高34%。
房地產稅不僅牽動著普通美國人的心,也讓美國富人煩惱。位于紐約市郊的斯卡斯岱爾(Scarsdale)號稱“美國最富裕小鎮(zhèn)”,這里擁有全美最頂級的學區(qū),以其一流的學校及豪宅設施而聞名。據《紐約時報》報道,當地政府在對房產重新估值后,許多居民發(fā)現(xiàn),他們要繳納的房產稅突然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