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程序員》報道,3月的某一天,美團CEO王興突然出現在我們非?;钴S的云計算行業(yè)微信群里,主要潛水,偶爾也對熱議的話題說上一兩句。5月,“美團開放服務”為名的美團云主機上線,非常清爽的頁面上,只有一款產品,5個檔次。“我們就是自己的用戶,我們?yōu)樽约捍?rdquo;的宣傳語,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美團為何能在千團大戰(zhàn)中勝出?又為什么會做云計算?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在微信上和王興、美團技術副總裁穆榮均約了時間,到訪位于 北京 北苑路的美團總部。
圖:王興與穆榮均大約2002年在非常小眾的Jabber/ XMPP技術圈子里相識
王興和穆榮均都沒有獨立的辦公室乃至隔間。王興的工位就在我們聊天的會議室旁邊,和其他幾位同事的桌子連在一起。當然,他還是有一點特權的——工位的面積和桌子比較大。工位旁有一張略顯奇怪的單人沙發(fā),是他一個朋友自己hack出來的。聊沒幾分鐘,因為到了其他同事的預定時間,我們不得不從這個大會議室里被“趕出來”,轉移到較小的房間去。
是的,美團和王興、穆榮均,很像硅谷里那種技術公司和技術出身的領導者。 上市 招股書里前無古人地大談Hacker之道的MarkZuckerberg,在Facebook的辦公桌,也是在公司大開放空間中一個很普通(盡管現在已經相對隱秘)的角落里。
王興可能是中國圈內最知名的連續(xù)創(chuàng)業(yè)者之一。不過有些尷尬的是,在美團之前,他的名氣主要來自校內、海內、飯否等項目“起大早卻趕晚集“的屢敗屢戰(zhàn)。而敗因,除了生不逢時之外,曾有評論直指王興是典型的技術男,雖然有眼光和能力,極為聰明,但缺乏手腕,不會管理,性格不成熟,與中國社會格格不入。在申音2010年發(fā)表的剖析中國互聯網的名文《兩個創(chuàng)業(yè)者的故事》里,那個單純、不識時務、不接地氣、做精英市場而只能賺吆喝、有點悲催的W,其實就是王興。
可是,美團恰恰在最接地氣的“千團大戰(zhàn)”中殺出一條血路,最近月 銷售 已經破10億,超出其他對手兩倍以上,在今年3月王興甚至喊出了千億的目標。其中奧秘何在?
王興自己是這樣總結的:
首先,信心和耐心至關重要。團購這事很大,但并非百米沖刺,需要持續(xù)前進。2011年曾有對手采用非常拼命的手段一度超過了美團,但我們并不著急。
然后,團購這個事情到底服務誰,一定要搞清楚。消費者和商戶,一旦有矛盾的時候,怎么取舍,這個理念影響很多地方。我們比較早就明確消費者第一,商戶第二,所以率先推出許多消費者保障措施,消費者放心之后,發(fā)展就很順利了。
最后,技術的重要性。團購是典型的O2O,消費者線上交易,線下消費。但這個過程很不容易,你既要線上的產品技術研發(fā)強,又要線下的商務談判推廣強,這兩種基因不太一樣,得均衡好。有人認為團購完全是一個線下的事情,跟技術沒關系,其實不是這樣的。“千團大戰(zhàn)”我們能夠逐步勝出,跟IT系統(tǒng)的領先有很大很大的關系。
聽到這里,一直想在中國尋找能證明技術重要案例的我來勁了,連忙追問:技術在千團大戰(zhàn)里到底起到了哪些作用?
王興的回答是,很多時候技術是決定性的。所有戰(zhàn)爭始終不變的是拼信息。有時你比對手早一點知道,差別就非常大。二戰(zhàn)太平洋戰(zhàn)爭很大程度上是信息戰(zhàn),美國因為有雷達,還破譯了對方的密碼,日本的飛機一飛起來就能很快知道,最后連總司令山本五十六都被直接干掉,根本沒法打。
在團購大戰(zhàn)也是如此。因為業(yè)務非常分散,全國幾百個城市,每個城市到底什么狀況,各個城市有幾家團購網站在做,每家份額怎么樣,增長趨勢怎么樣,對手在跟哪個商戶合怍,每個方案怎么樣,賣得又怎么樣,就跟打仗一樣。你給消費者推薦什么東西,給商家提供什么方案,技術都起著關鍵的作用。如果你的IT系統(tǒng)厲害,就相當于有一個衛(wèi)星,能對全國的情況了如指掌,決策就非常容易,否則你是兩眼一抹黑,沒法玩兒。
穆榮均還強調了技術能提升整體的效率。除了虛擬機管理系統(tǒng)這個云平臺、一鍵發(fā)布、統(tǒng)一數據平臺之外,美團內部自行開發(fā)的業(yè)務、銷售等IT支撐系統(tǒng)大大提高了公司運營的自動化水平,對其穩(wěn)健發(fā)展也功不可沒。
王興舉例說,團購里給商家付款在美團這個功能是做到IT系統(tǒng)里的,商家簽合作時確定付款觸發(fā)條件,然后系統(tǒng)自動付款,無需人工干預,速度很快。而有個競爭對手的付款流程基本靠手工,需要近百人的隊伍。他總結的經驗是,人只應該做有創(chuàng)造性附加值的事情,否則盡量用機器,能自動化就自動化。
這其實是工程師文化的體現。穆榮均對《程序員》雜志2011年連載的黃易山(現為Reddit CEO)總結Facebook研發(fā)管理的系列文章印象很深。雖然與Facebook還有距離,但重視招聘高水平的技術人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工具提升團隊乃至整個公司各個層面的效率,都是他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團購大戰(zhàn)最激烈的時候,在對手每日 燒錢數百萬打廣告的時候,美團卻在IT系統(tǒng)研發(fā)和招聘工程師上投入巨資。
那么,為什么要對外推出云服務呢?王興的回答很簡單,因為美團為了支撐自己的業(yè)務,做了一個虛擬機管理平臺,一部分用OpenStack,一部分自己開發(fā),公司整個業(yè)務、每日 數千萬的交易額都跑在上面,而且穩(wěn)定好用,然后在擴機房的時候有一些空余,覺得其他小公司和創(chuàng)業(yè)團隊也會需要,就拿出來對外了。
穆榮均補充說,做這個平臺最初是為了滿足生產環(huán)境和產品研發(fā)測試環(huán)境兩方面的需要。美團整個公司內外部的線上生產系統(tǒng)已經比較復雜,每個產品即使很小,也需要能更有效地利用計算資源,更干凈地部署,更方便地運維,因此虛擬化勢在必行。而線下的研發(fā)測試環(huán)境,為了提高效率和敏捷性,又搞了一個簡單的管理系統(tǒng),可以讓研發(fā)人員非常方便地自助式無需審批地獲得研發(fā)環(huán)境。即使是產品人員要做調研性原型時,只要他自己會寫一點簡單代碼,可以自己動手,不用再等研發(fā)。這樣就大大解放了團隊的生產力和創(chuàng)造性。目前,美團云無論線上線下,還是公司內外,整個系統(tǒng)都是統(tǒng)一的。
從校內、飯否到美團,王興的團隊日漸成熟,這是他們從失敗走向成功的關鍵變量之一。而不變的,是他們始終如一的信仰:互聯網將改變一切,凡是沒有被互聯網改變的行業(yè),都即將被互聯網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