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3月,成立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為孫亞芳女士,注冊資金為1,358, 278.7392萬元人民幣。筆者查閱了廣東省工商局登記資料,顯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由兩名股東構成,分別是工會委員會和任正非個人,如下表所示:

這種股權架構是不是與合伙企業(yè)(基金)有些相似?如下圖所示。任正非為GP,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而工會委員會為LP,為持股及合伙人的平臺。這就能夠解釋為何任正非持股1.01%,卻能控制公司的原因了。

而大名鼎鼎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還是孫亞芳),就是由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的子公司,是單一法人獨資企業(yè)。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完全是由任正非個人控制的公司。
大家試想下,為何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不上市?在吳建國所著的《華為的世界》這本書中,描述了這樣一個細節(jié):華為在2001年就成立了上市籌備小組,任正非確定了“先私募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再整體上市”的總體思路。在股權出權出讓問題上,任正非開出的條件是:華為總共出讓不超過30%的股份,同時引進5家戰(zhàn)略投資者,并且每家不超過5%的股份。談判最后當然是無果而終了。
筆者認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不上市的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是它的經營性現金流充沛,即不缺錢;第二是它的股權架構和單一股東,我們知道有限公司股改成股份公司至少需要2個股東;第三是上市后公司的許多信息要公開與透明化,例如財務、工會持股平臺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