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多樣性和靈活性是成功的關鍵。
文/Robert Jones
“戲劇就是一切。”莎士比亞在400年前如此說。但是對于芝加哥的一家非營利性藝術團體來說,戲劇不再是一切。紅月亮劇院(Redmoon Theater)以超現(xiàn)實演出而聞名,目前正在嘗試進入價值5,000億美元的活動策劃行業(yè),和那些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yè)家一起競爭,以期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芝加哥的傳統(tǒng)是雇傭紅月亮劇院的演員來為他們的活動呈現(xiàn)熱辣、浮華的表演——想想那些戴著白色閃粉的假發(fā)的女演員們,穿著下擺很大的裙子,為你上開胃菜(該服務價值2,300美元);或是打扮成1920年代的歌劇女主角一樣,坐在一輛輕便馬車的車座上,向她的客人們拋撒玫瑰(該服務價值3,600美元)。
這種服務贏得了很好的評價,為紅月亮劇院的年度預算貢獻良多。但是在這樣一個充斥著互相競爭的小公司、爭奪同樣受眾的市場上,創(chuàng)業(yè)者們應該如何與非營利性組織爭奪中心舞臺呢?
這個問題幾乎是每一領域的創(chuàng)業(yè)者都要面對的。根據(jù)2008年的一項研究,產品和服務銷售占到了全美國公共慈善活動收入的70%,比政府撥款和私人募捐都要多得多。而由于互聯(lián)網的普及,這個數(shù)字還可能攀升得更高:eBay在它的“贈與工程計劃”(Giving Works program)中已有13,000個非營利組織注冊,該計劃讓人們能夠為了一項慈善活動購買或是銷售產品。
51歲的凱斯林·卡爾森(Kathleen Carlson)創(chuàng)辦了一家從事活動策劃的公司。她說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生存的秘密就是創(chuàng)造性和靈活性。該公司一年承辦20次演出,預算從3萬美元~130萬美元不等。盡管卡爾森是紅月亮劇院的忠實擁躉,但她還是認為,該劇院浮華的表演印象已將自身限定于某種特定類型的活動。
“在尋找適合某個客戶的場所方面,我們要靈活得多。”她說。對于最近的一個客戶想要在行業(yè)中制造“牛仔”形象,卡爾森就在羅得島的新港計劃 了一次劃艇主題活動,這與穿著大裙子、戴著假發(fā)的女演員的表演完全不同。
[Entrepreneur] (譯/梁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