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足夠強大之前,不要談什么人脈。
許多年輕人天天追逐這個明星、那個名人,天天進這個微信群、那個俱樂部,他們想建立所謂的脈關(guān)系。
可是他們錯把認識當認同。我們以為認識了黃曉明、馬云,其實人家不認同我們的。
北大一個年輕人是我的學生,一次向我展示他的微信群,里面有趙薇、黃曉明、姚晨等十幾個明星。
我很驚訝,問他:“你跟他們都認識?”
“認識啊。”他很自豪。
我說:“那這樣,你當我面給他們發(fā)個微信,打個招呼,說有個活動想請他們參加,看他們什么反應(yīng)?!?/p>
他照我的話做,微信寫的很肉麻,“親愛的xxx,你是我心中女神。我看過你的每一部電影、聽過你每一首歌,下周我們有個活動,想盛情邀請你參加… …”
十個明星發(fā)完了,在跟我聊天半個小時里,沒有一個人回復。
我說你再發(fā)一次,還是沒有人回。
第三次又發(fā),果然有回復的,不過只有一個,回復內(nèi)容是:“請你不要再騷擾我。”
你要想跟黃曉明、馬云等人互動,你首先要成為某個領(lǐng)域的大咖。任何以功利為目的的人脈交流,都是以平等資源互換為前提,一個在山頂,一個在山底,他的資源沒法互換的。
絕大多數(shù)的時候我們太弱,以至于沒有資格跟牛人建立平等互惠的關(guān)系,就算我們在阿里工作天天碰到馬云,他想跟人吃飯聊聊商業(yè)模式的時候也不會想起我們。
圈子不重要,實力才有效。所以對于我們廣大弱者來說,盲目拓展人脈圈,追逐各種社交活動,加入各種論壇峰會的意義著實有限,倒不如把精力放在提高自身實力上。
有微信群里生龍活虎的精神,不如琢磨如何讓自己更有價值;與其積極參加那些熱鬧卻沒有實效的應(yīng)酬,不如看看書,鍛煉鍛煉身體,去各地走走看看,增長自己的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