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韋爾奇有一句經典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乍聽此言,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可是深入細想,豁然開朗:管得少并非說明管理的作用被弱化了,效率管理,可能會產生1000%的效果。
有人說,中國的企業(yè)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真是放也不是,管也不是。有人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也有人說用人要疑,疑人要用。老板到底是
相信員工好,還是不相信員好呢?筆者為企業(yè)家成功有效地放權提供了十項要訣:
1.不要只問“懂了嗎?”
管理者習慣性會問員工“懂了嗎?”、“我講的你明白了嗎?”。這種情況下,許多對細節(jié)還不太懂的員工都會反射性地回答“知道”、“明白”,他們不想當場被主管看扁。
2 .放權不一定只是大事
即使只是一次再尋常不過的小事,都可以是“放權”,未必一定要是什么大方案、大計劃,才叫放權。尤其對于新進員工,從小事放權起,可以訓練他們負責任的態(tài)度,也建立他們的自信。
3.放權后也要適時聞問
放權以后不能不聞不問,等著他把成果捧上來。你可以不必緊盯人,但仍要注意員工的狀況,適時給予“這兒不錯”、“那樣可能會比較好”之類的意見提點。
4.為下次放權做“檢討”
每次的放權后,管理者應找員工討論他這次的表現(xiàn),以便檢討改進。
5.明確績效指標與期限
6.先列清單再放權
主管可以先列出每日 自己所要做的事,再根據“不可取代性”以及“重要性”刪去“非自己做不可”的事,剩下的就是“可放權事項清單”了。
7.放權的限度要弄明白
有些員工會自作主張,做出一些超出放權的事。因此最好在放權時能特別交待“底限”,一旦快觸碰到了,他們就應該剎車,這可以防止他們擅自跨過界限。
8.排定支持措施
告知員工,當他們有問題時,可以向誰求助,并且提供他們需要的工具或場所。當主管把自己的工作分配給員工時,確定也把權力一起轉交。
9.找對你打算放權的人
你所指定的人,如果經驗多但對于該項任務不擅長或意愿較低,未必會比經驗較淺、有心學習而躍躍欲試的人適合。
10.放了權就該適度放手
與其緊迫盯人,不如在開始時就交待清楚,然后放手讓員工做。這樣管理者既可以省一些精力,員工也可以試一試自己的能力。
員工必須了解自己在放權下必須達到哪些具體目標,以及在什么時間內完成,清楚了這些才能有基本的行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