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的態(tài)度從來都不是自動養(yǎng)成的。你必須努力去培養(yǎng)!以下是成為一位思想大師的方法。
積極的態(tài)度——樂觀、期望和熱情——使企業(yè)中的所有事情變得更容易。當你失望的時候積極的態(tài)度會讓你的士氣得到提升,當你運氣已經很好的時候積極的態(tài)度會給你增加壓力。
以下是培養(yǎng)積極的態(tài)度的方法,無論在工作中發(fā)生什么事情,你都可以使用這些方法。這些方法基于我與暢銷書《態(tài)度決定一切》(Attitude Is Everything)的作者杰夫•凱勒(Jeff Keller)的一次談話:
1.記住你控制著你的態(tài)度。
態(tài)度并不是從發(fā)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顯露出來,而是來自于你決定怎樣解釋發(fā)生的事情。
舉個例子來說,人們收到一個意想不到的舊汽車作為禮物。一個人可能會想:“這是一塊垃圾!”第二個人可能會想:“這是便宜的交通工具”,而第三個人可能會想:“這是一個真正的經典!”
在每一種情況下,這個人都是在決定如何解釋事件,因此控制他或她對此的感覺(即態(tài)度)。
2.采取以積極的方式描述事件的信念。
你對生活和工作的信念和規(guī)則決定了你如何解釋事件,因此決定了你的態(tài)度。決定采取能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態(tài)度的“強大”信念而不是采取創(chuàng)造出不好的態(tài)度的信念。拿 銷售 作為一個例子:
情況:一天的第一個銷售電話結果很差。
軟弱的信念:一天的第一個電話很糟糕意味著我的競爭狀態(tài)不佳,今天將會很糟糕。
強大的信念:每個銷售電話都不一樣,所以可能接下來的會更好。
情況:一個客戶在最后一刻減少了訂單數量!
軟弱的信念:改變訂單的客戶不能信任。
強大的信念:改變訂單的客戶更容易感到滿意!
情況:一個巨大的銷售勝利看起來像是“突然冒出來的”。
軟弱的信念:即使是一只瞎眼睛的豬偶爾也能找到一粒橡樹果。
強大的信念:你永遠不知道美好的事情什么時候會發(fā)生!
3.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想法的“圖書館”。
每日 早上至少花費15分鐘的時間去閱讀、瀏覽或者聽一些鼓舞人心或者能激發(fā)動機的東西。如果你經常這樣做,當事情沒有完全按照你喜歡的方式進行時,你會有那些想法和近在手邊的感覺(或者說心理準備)。
4.避免生氣或者負面媒體。
不幸的是媒體充滿了令人討厭的人,他們通過刺激聽眾讓他們偏執(zhí)、不開心和害怕而賺錢。負面洪流造成的結果不僅僅會破壞你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的能力;它還有力地將讓你陷入到一種悲慘、不滿和生氣的狀態(tài)。不是要吮吸著噴涌出來的東西,而是要限制你的“新聞”媒體消費在商業(yè)和行業(yè)新聞內。
5.忽略滿腹牢騷的抱怨者。
滿腹牢騷的抱怨者通過垃圾色的有色眼鏡看世界。他們寧愿談論不可挽回的事情是什么,也不愿意做事情使事情變得更好。更重要的是抱怨者不能忍受看到別人快樂和滿意。
如果你告訴一個愛抱怨的人你所經歷的一次成功,他們會祝賀你,但是他們的話并不誠懇。你能夠感覺到他們寧愿你講述的是使你痛苦的事情。多沒勁??!
6. 使用更積極的詞匯
我以前曾經寫過關于使用積極的詞匯的文章,但是這一點值得再提一次。從你嘴里說出的話并不止是你大腦中的東西的反映——它們預先確定了你的大腦如何思考。因此,如果你想要有一個積極的態(tài)度,那么你的詞匯必須始終積極。因此:
停止使用消極的詞匯例如“我不能”、“這不可能”或者“這行不通”。這些陳述結果預先為你確定了消極的結果。
每當有人問“你好嗎?”的時候不要回答“堅持下去”或者“好吧,我猜……”而是回答說“太棒了!”或者說“從來沒有感覺這么好”而且要認真。
當你感到生氣或者心煩意亂的時候,用中性詞匯代替一些充滿情緒的詞匯。不要說“我被激怒了!”而是說“我有點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