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學到的第1堂課是:不要被某個工作牽著鼻子走,如果它僅僅是薪水高、福利好、地理位置好,或給你大辦公室坐。
集中關注你的優(yōu)勢能否在工作中得到體現—你的比較優(yōu)勢。
我的第一份工作,零售業(yè)的那份,體現的就是我的相對劣勢,所以慘敗。在那之后,我學會拒絕不適合我的工作機會,不管它多么誘人。最后,我發(fā)現我事業(yè)的好壞確實取決于我在工作崗位上的表現,也就是說充分發(fā)揮我的優(yōu)勢。亞當斯密的學生將牢記他數世紀都適用的至理真言:發(fā)揮你的比較優(yōu)勢。我發(fā)現這句話對人也好,工作也好,都同樣適用。
第2堂課:思想上不能懶惰
當我將自己的比較優(yōu)勢付諸實踐后,我學到了重要的第2堂課:思想上不能懶惰。常常思考一下你的公司、你所處的行業(yè)、還有整個經濟環(huán)境的具體狀況是怎樣的吧!
在廣告業(yè),不是被叫做天才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還要思考廣告是什么,廣告可以是什么,廣告應該是什么。
在我兩個領域的事業(yè)中,我發(fā)現我自己不僅僅被一些微觀的問題所吸引,即每個人每天都要做好的具體的事物,好有很多宏觀的問題,即一些抽象的問題能夠刺激起我的興趣。我喜歡這樣—細小而又宏大,具體而又抽象。
第3堂課:最重要的是投入,并試著采取實際行動
我不滿于僅僅知道我所知道的,或者我以為我所知道的。我想要去記錄它們、談論它們,甚至向他人傳播它們。在實踐的過程中,我遇到的人,一個比一個聰明,一個比一個熱誠、投入。他們不僅改造著我的思維,還擴展了我的思維。于是,在我寫作稿件、草擬演講稿或別的講座稿的過程中,我感覺到,思考和記錄好點子是不夠的,至少對于我來說是這樣。
這就是第3堂課:對于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投入,并試著采取實際行動。這就意味著嘗試改進或改善我認為值得努力的境況,還有嘗試改變我認為需要被改變的事情。這就是為什么我花了如此多的時間去各種機構工作,或者建立各種機構。這些機構極大地擴大了我的交際圈,幫助我遇到了很多和我有思想共識的人。我致力于公民權利、財政責任、代際公平、國會行為規(guī)范、慈善機構改革、執(zhí)行總裁長期績效獎金等事務。
所以,在我人生的關鍵時刻,我發(fā)現不時會有人為我預備著某個董事會的職位—不管是營利還是非營利組織,或者為我的公司帶來新的業(yè)務,因為在上述這些領域中,他們曾經和我并肩作戰(zhàn)。而且,他們顯然信任我的觀察和決斷。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紀80年代的兩黨聯(lián)合預算上訴委員會,我和財政部的5位秘書長,還有數百家企業(yè)的總執(zhí)行官一起呼吁政府內部財政職責的實現。
之前我根本沒有料到,業(yè)余活動也能成為我事業(yè)的功臣。這堂課的一個要點是:別因為它助你一臂之力才參與這些活動。我的參與源自我的興趣。興趣有了,其他的自然就水到渠成。
第4堂課:結合個人需要謹慎選擇你的奮斗領域
當一些不能掙錢的機會擺在我面前時(這種事經常接踵而至),我得做出些艱難的選擇。我應該將機會全攬下,攬下大部分,還是選擇其中幾個?當我想法活躍,對感興趣的是躍躍欲試、摩拳擦掌的時候,我了解種種這些興趣最后可能會導致三心二意、急于求成—做事一會兒東,一會兒西。所以,我最終只選擇其中的一二。我的一個原則特別簡單,就是跟隨自己的興趣?;蛘呦裾軐W家約瑟夫坎貝爾說過的:“追尋你的幸福”。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工作是多么幸福的事??!我時常會為了建立更好的人際關系網而被某個知名機構的董事會席位所吸引,但如果這個不在我的興趣范圍之內,我會拒絕。
因為我對某些領域的事情特別有激情,而且愿意花很多時間在它們上面,我不僅會十分樂意在這些機構的事務上花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會愿意參與它的管理,以及它的籌資活動(這點很重要)。
再一次的,我有意外的收獲。偶爾,我會被邀請擔任主席一職,該職位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籌錢,而這個任務反過來又幫助我和更多美國政商界要人建立了親密的關系。
關于不好的意外之事不勝枚舉。但是我漸漸明白了,仍有不少好的意外之事。我在一個領域的努力(比如加強財政職責)會使其他領域的工作收益,比如為自己公司贏得更多的業(yè)務,或者結交一群新的朋友。
第5堂課:忠于自己的原則、自己的內心、自己的道德標準
接下來的第5堂課尤為重要。它關乎我們的人生之路應該如何去走。
父母讓我知道,忠于自己的原則、自己的內心、自己的道德標準是多么的重要。正因為他們的教導,我才敢對不值得我付出的人說“不”。雖然這幾個“不”明顯會帶來一些短期損失,但是一般情況下,長期收益最終會出現。
我希望我能說我一直能恪守自己的原則,但是有兩次我卻沒有做到這一點。一次是在麻省理工,我盜用了羅伊·科恩的論文。我的借口很蹩腳:我感嘆這個來自內布拉斯加州的鄉(xiāng)村男孩終于能擁抱紐約賦予的新社交生活,并且我還狡辯說我其實沒有“真正”抄襲他的論文,因為我還另外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東西。我曾發(fā)誓不僅要對他人誠實,還要對自己誠實。這次我明顯違背了這個原則,也為此付出了代價,而且十分慘痛。
另一次,是在雷曼兄弟,我長期默默容忍了幾個合作伙伴的一些不該被容忍的行為,因為我顧及的是“和平相處”、維護短期利益。
在這兩個事件中,都存在短期利益和享受,或者可以避免一些短期痛苦,但它們都是以犧牲一些重要的長期利益為代價。
相反,在我堅守誓言恪守原則的時候,即使當下不好受,長期利益卻可能獲得滿足。我此生的經歷無一例外地印證了這一點。
在我人生的一系列重要轉折點,我能干脆地說“不”。我感覺我有充分的理由說不,這可能是道德因素的唆使,也可能是直覺告訴我主管人或決策者的品格有缺陷,或項目的可行性值得商榷。
舉個例子,麥肯錫有個老板,他侵蝕公司的養(yǎng)老基金,不顧大局購買超大型專用飛機,偷竊我的工作成果,唆使初生牛犢的我謀取公司主席一職。但是我毅然決然地辭職了,雖然當時我還沒有找到后路。這在當時是個十分艱難的決定,但我從未后悔過。
在尼克松政府時期,我堅持保持自己的獨立人格,拒絕像棋子一樣被總統(tǒng)無情地利用。我可能因此沒能經歷一些非同尋常的事件,但是我卻得以在“水門事件”爆發(fā)前脫身。
當時我會懊惱自己的一些決定,我擔心恪守原則會導致我前途沒落。我工作不穩(wěn)定,甚至還在公眾面前出過丑。但是在人們心中我仍然很正直,不過之后我遇到了更好的工作機遇。
這么說吧,當時我對尼克松說的那些“不”字表面上是把我推入了萬丈深淵,但事實上卻并非如此。我其實因此而浴火重生。
在尼克松入主的白宮中,我發(fā)現與沒有共同價值觀的人共事比我想象的要難得多?,F在我學會了“輕松上陣”,也就是在工作中避免背上一些心理包袱,避免讓自己無以獨立行動、無以堅守自己的道德標準。舉個例子,尼克松時期,白宮里那些圍著霍爾德曼轉的年輕工作人員就因他僵硬的意識形態(tài)、松散的道德規(guī)范而背上了心理包袱,以至于沒法根據自我思想而行動,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最終被送進了監(jiān)獄。
輕松上陣實施起來有時候比我想象的要難。但是看遠點兒,我知道這樣做是正確的。
第6堂課:在事業(yè)和個人生活中尋找一個令你健康快樂的平衡點
天啊!在這個方面,我的經歷基本上都是沒找到平衡點的負面教材。我經歷過兩次離婚,因為我除了工作和成就什么都不看重。
某些時候,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意味著青云直上的事業(yè)軌跡將放慢速度。拿我自己來說,我知道拒絕擔任黑石執(zhí)行總裁意味著喪失更多的收入。然而,這也意味著我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在瓊和孩子們,還有我的朋友和各種公共政策事務活動上。我也正是這樣做的。
無論我們作何種具體的調整,最重要的一個基本原則是—沒有深思熟慮,不會自我剖析,或者不知道輕重緩急,在必要時不會取舍。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平衡的生活來之不易。
第7堂課:選擇長遠利益
第7堂課的內容是職業(yè)生涯建議。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不要沒有搞清狀況就被一個工作機會給誘惑了。你不能僅僅是找一個能發(fā)揮你相對優(yōu)勢的工作,你還要考察企業(yè)文化的不足之處,因為這些不足像地雷一樣潛伏著,隨時可能摧毀你的事業(yè)。事先對未來雇主作全面的考察,可以帶來巨大的紅利,還可以避免很多風險。如果我在進雷曼之前也做了這樣的工作,那我很可能一開始就不會選擇加入它。
在考慮擔任某高級職務前所做的全方位考察工作中,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大家通常要考慮以下幾點:這家企業(yè)的目標和價值是什么?這里的政治氛圍是否濃厚?這種政治意味存在于哪些方面,以怎樣的形式存在?除了高層外,你是否還和同級的員工交流過,他們是如何看待你的工作的?員工們對你的加入有什么看法?這個企業(yè)執(zhí)行官的調換率是高是低,如果很高,原因何在?這家企業(yè)的財務狀況是否健康穩(wěn)定?該企業(yè)是否有其他遺留的重大法律糾紛未處理完?
回望過去,我遇到的機會最后都成了二選一的題目—眼前利益還是長遠利益。而我的選擇一直都是—長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