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的企業(yè)大多是相似的,失敗的企業(yè)各有各的失敗”,很多企業(yè)在高速成長中突然遭遇無法突破的瓶頸或者最后倒下了,就是因為組織出現了“四大毒瘤”。
從人力資源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等角度來看,一個企業(yè)在突破自身瓶頸的過程中會面臨組織的四大毒瘤。企業(yè)成長過程中,干部隊伍,尤其是高層干部隊伍建設是核心,如果處理不慎,這四大毒瘤就會使干部們得“癌癥”。
第一,山頭主義。企業(yè)做大以后,很多人居功自傲、占用資源,占領山頭,不能站在全局角度思考問題,畫地為牢??偛恐笓]不了他們,也不執(zhí)行公司的戰(zhàn)略意圖。拿解放戰(zhàn)爭來說,共產黨打敗蔣介石,就是通過延安總部消滅了山頭,統一了思想,以毛澤東思想為核心,統一全黨意志。而對比當時的國民黨,山頭林立,這是導致其失敗的重要原因。共產黨一百萬軍隊,靠小米加步槍戰(zhàn)勝了國民黨四百萬軍隊,就是因為共產黨講協同作戰(zhàn),打主攻的打主攻,佯攻的佯攻,打援的打援,提供糧草的提供糧草,相互之間中央能夠調得動,能夠協同;國民黨軍隊從一開始就不協同,軍閥之間為了保存實力,甚至假打給老蔣看,但是蔣介石也自私,為了保證自己的實力,試圖用紅軍去消滅山頭,最后只能兩頭落空。缺少一盤棋,做不到站在國家、站在組織、站在整體角度去協同發(fā)展。有山頭就不可能做到企業(yè)利益大于一切,有山頭就不可能具有團隊意識,有山頭就不可能做到協同,所以企業(yè)不能有山頭主義。山頭主義導致屁股決定腦袋,站在公司角度看,山頭會導致組織沒有協同效果,不能整體運作。在華為的團隊里,第一條就是不許拉幫結派,不允許有山頭。
第二,官僚主義。企業(yè)成長以后,高層職務越來越高,離市場越來越遠,管理重心越來越高。所有的決定、所有的方案,越來越不接地氣,這個時候企業(yè)容易出現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只要有官僚主義,一定出現形式主義。從政府的角度來講,很多的政府官員不接地氣,就導致官僚主義橫行,導致整個社會成為大的官僚機器,大家都習慣于搞形式主義。作為一個企業(yè),只要出現官僚主義,就偏離市場、偏離客戶。企業(yè)管理者始終要接地氣,始終要了解一線,一個企業(yè)的發(fā)展絕不是看總部的人越來越多,如果總部的人都坐在辦公室,那這個企業(yè)一定有問題。真正的領導者其實都在一線,絕不可能一直坐辦公室。只坐辦公室,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就會大量出現。
第三,腐敗。高層一旦擁有資源,就容易腐敗。這種腐敗不是直接貪錢財,在華為最核心的就是官員交易,組織者與高層一腐敗,層層腐敗。一個組織一定要做到兩點,一個叫“力出一孔”,一個叫“利出一孔”。“力出一孔”實際上是有凝聚能力,“利出一孔”是讓這個組織沒有漏洞。如果高層腐敗,每個人都拿把刀往企業(yè)這個肌體上捅一刀,去接點油,那再強大的組織都會失血過多、都會崩盤,再強大的堤壩都會潰敗。從這一點來講,企業(yè)成功了,高層要有足夠的利益保證,但是絕對不能貪。企業(yè)最怕堡壘從內部攻破,腐敗就是堡壘從內部被攻破的致命武器,內部的腐敗就導致了外部的競爭力減弱。
第四,干部面臨的最大問題——惰怠。有了錢以后,大家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當然不反對工作、生活平衡,但是確實有很多干部達到一定位置以后,不思進取,不再持續(xù)艱苦奮斗,不再提出挑戰(zhàn)性的目標,不再愿意承擔責任,這就是所謂的惰怠。所以組織要時刻防止惰怠,才能始終讓人充滿激情。尤其是我們的準企業(yè)家隊伍,更要防止惰怠。組織中干部隊伍建設中的四大毒瘤:山頭、官僚、腐敗、惰怠,是組織成長過程所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根據彭劍鋒教授演講整理,未經本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