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權不等于撒手不管,任下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授權之后不要干預下屬,不要下屬事事匯報,但基本的工作匯報還是要的。而且作為上司,你應該關注下屬的工作進展,在發(fā)現(xiàn)不對勁的苗頭時,及時干預,幫下屬糾正錯誤。
明確哪些權能授,哪些權不能授
授權說起來簡單,但真正操作起來并不容易。在授權時,你必須明確哪些權能授,哪些權不能授。一般來說,涉及到你的關鍵性職責的事務不能授權給下屬去做,比如,你是公司的CEO,關于公司戰(zhàn)略決策方面的事務你就不能授權給下屬去做,尤其是關系到企業(yè)命脈的決策問題,如果你授權給下屬去做,而下屬由于能力不夠、考慮不周,作出了錯誤的決策,那對企業(yè)將是致命的。
1989年4月,宏基公司的老板施振榮任命劉英武為執(zhí)行總裁。劉英武是畢業(yè)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專業(yè)的博士,他曾在IBM公司軟件開發(fā)實驗室電腦部擔任主管長達20年,在美國電腦界聲望頗高。施振榮對他信賴有加,聲稱他是宏基全球擴張的“秘密武器”,并把經(jīng)營決策權毫無保留地授予給他。
劉英武上任后,把從IBM帶來的“中央集權”強制性地灌輸?shù)胶昊?。他頻繁地召開馬拉松式的會議,而對于下屬的意見,他基本上采取無視的態(tài)度,他要求下屬無條件服從。宏基的一位經(jīng)理回憶道:“強迫大家同意總裁的觀點與以前宏基的風格大相徑庭,施振榮從不會強迫你做任何事,除非你同意或愿意去做,所以很多人便離開了公司。”而且他做了很多收購決策,但幾乎都以失敗告終。他還從海外聘請了9名高級管理人員,為此公司支付了大量的用人成本,而且造成了人心浮動……
這個案例涉及到授權的多個關鍵問題,首先是什么權可以授的問題,其次是授權對象的選擇問題,這包括對授權對象的經(jīng)營理念、管理哲學、決策智慧等多方面的考察。對于不同的管理者,“什么權可以授”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同的,但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你的本職的職務權限是不能隨便授給下屬的,戰(zhàn)術性的事務,涉及到執(zhí)行方面的事務可是具體情況授予下屬去做。
因事授權,視能力來授權
在授權時,要根據(jù)具體的工作來選擇授權對象。在沒有選到合適的對象之前,寧愿不授權,也不能亂授權。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曾有一個關于超音速的項目計劃,但直到找到一位這方面的專家,他在飛機引擎、動力能源和交通運輸方面有豐富的知識和經(jīng)驗。最后,他被授權負責這項計劃的執(zhí)行,最終獲得了成功。
責權對等,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授權能夠解決下屬無權的問題,有利于調動下屬的積極性。但要注意的是,有權的同時必須有責,即明確告知授權對象應負哪些責任;其次,權責還應對等,不能權力太大,責任太小,這樣下屬大權在握,可能會隨心所欲,為所欲為;也不能權力太小,責任太大,這樣下屬權力不夠,有些工作可能無法順利開展。
相互信任,不輕易干預下屬
授權的前提是信任,當你把工作交給下屬后,就不要過多地干預,除非下屬出現(xiàn)嚴重的錯誤需要及時處理,除此之外,你應讓下屬感覺自己才是這項工作的主人。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在巴菲特身上有了很好的體現(xiàn)。
巴菲特是個喜歡授權的領袖,數(shù)十年來他通過授權,讓自己從繁雜的工作中解放出來。當他將工作授權給下屬之后,他從不干涉下屬,也不要求下屬經(jīng)常匯報。大部分時間里,他會待在辦公室里,偶爾給自己的經(jīng)紀商打個電話,下達數(shù)目驚人的股票交易指令。
有效控制,授權不等于撒手不管
授權不等于撒手不管,任下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授權之后不要干預下屬,不要下屬事事匯報,但基本的工作匯報還是要的。而且作為上司,你應該關注下屬的工作進展,在發(fā)現(xiàn)不對勁的苗頭時,及時干預,幫下屬糾正錯誤。另外,在發(fā)現(xiàn)下屬工作偏離你的預期后,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避免在錯誤的路上走得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