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決策不是從“眾口一詞”中得來的。好的決策,應(yīng)以互相沖突的意見為基礎(chǔ),從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判斷中選擇。所以,除非有不同的見解,否則就不可能有決策。
通用汽車公司總裁斯隆曾在該公司一次高層會議中說過這樣一段話:“諸位先生,在我看來,我們對這項決策已經(jīng)有了完全一致的看法了?!背鱿瘯h的委員們都點頭表示同意。但是他接著說:“現(xiàn)在,我宣布會議結(jié)束,這一問題延到下次開會時再行討論。我希望下次開會時能聽到相反的意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得到對這項決策的真正了解?!?/p>
為什么該有反面意見,主要有三項理由。
第一,唯有反面意見,才能保護決策者不致淪為組織的俘虜。
在一個組織中,所有人都必有求于決策者,每個人都各有所求,都希望主管的決策能對自己有利。上至美國總統(tǒng),下至企業(yè)機構(gòu)中一位初級工程師修改某一工程設(shè)計莫不如此。唯一能突破這一陷阱,使決策者不致成為某方面的俘虜?shù)霓k法,就在于引起爭辯、掌握實據(jù)和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反面意見。
第二,反面意見本身,正是決策所需的“另一方案”。
決策時只有一種方案,別無其他選擇,無論多么深思熟慮,那與賭博何異?只有一種方案,失敗的機會必高。也許是這決策打從開始就錯了,也許是其后因情況變化而使決策錯了,如果在決策過程中原有若干方案可供選擇,則決策者進(jìn)可攻、退可守,有多方思考和比較的余地。反之,舍此以外別無他途,決策人在遇到該決策行不通的時候,就只有背水一戰(zhàn)了。
第三個理由,是反面意見可以激發(fā)想象力。
一位管理者處理問題時,不論是政治、經(jīng)濟、社會問題,還是軍事問題,通??偸恰安淮_定性”極高,此時就需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方案,來開創(chuàng)新的局面。這就是說,我們需要想象力,因為缺乏想象力的管理者不可能從另一個不同的、全新的角度去觀察和理解。
有效的管理者會運用反面意見。只有這樣,他才能避免為“似是而非”的看法所征服;他才能得到“替代方案”,以供他選擇和決定;他也才能在萬一決策行不通時不至于迷惘。同時,鼓勵反面意見,可以啟發(fā)他本人的想象力,啟發(fā)與他共事者的想象力。反面意見能把“言之有理”者轉(zhuǎn)化為“正確”,再把“正確”轉(zhuǎn)化為“良好的決策”。有效的管理者絕不認(rèn)為某一行動方向為“對”,其他行動方向均為“錯”。他也絕不堅持己見,以自己為“對”,以他人為“錯”。有效的管理者第一步會先找出為什么各人有不同的意見。
想知道如何才能制定正確的決策,怎樣能激發(fā)員工的創(chuàng)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