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譯著》黃壽祺 張善文 著
《周易全解》金景芳 呂紹剛 著
有的朋友講,這兩本書也有很多錯誤。您說的對,《易經》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沒有一個人能夠說他自己已經把《易經》弄懂了。即便是孟喜、京房、邵雍這樣的易學大家也從來不敢這么說。當代學者南懷瑾先生今年九十多歲了,他說:“在《易經》面前,我只是個小學生。”這些話絕對不是謙虛,《易經》就是這樣博大精深。可是如果入門正確,《易經》又是非常簡單、非常切近我們的日常生活。
這兩本書的作者都是當代《易學》大家,寫做嚴謹,論據充分,博采眾長,又有自己的見解。作為入門書籍是再好不過了。
《易學基礎教程》朱伯崑 主編
《周易概論》 劉大鈞 著
《易學基礎教程》雖然書名為基礎教程,但事實上還是有一點難度的。因為書中沒有對《周易》的經傳做具體的講解和翻譯。讀完了前面推薦的兩本書,再讀這本書會比較好。如果想節(jié)約時間的話,直接從第三章開始讀就可以了。
讀完這四本書,基本就已經對易學入門了。這時候無論你的古文基礎好不好,都建議您讀一讀古代的書了。
《周易正義》王弼 韓康柏 孔穎達 著
《周易本義》朱熹 著
中國的科舉制度曾經一度被貶得一無是處,可是在西方卻被列為公務員制度的先驅。這兩本書是中國是科舉考試的指定讀物。元朝以前是《周易正義》,元朝以后是《周易本義》。我們讀歷史、詩詞、等等一切文獻,不懂這兩部書是不行的。《周易本義》批評的人不少,從這本書開始流行,反對聲音就不斷。中國的教育家除了孔子,恐怕就是朱熹了。朱熹被元明清三代尊為朱子,他注解的四書被指定為科舉考試的權威讀物。但是反對朱熹的學者也是歷來都有,從未間斷。無論如何,朱熹的《周易本義》影響了中國文化700多年,如果我們不讀這本書,這700多年的好多歷史文獻我們都無法理解。所以這兩本書也是我們必讀的。
《周易尚氏學》尚秉和 著
《周易古筮考》尚秉和 著
尚秉和先生是民國時期的易學大家。文人歷來相輕,但是卻很少有人反對尚先生,他在近現代易學中的地位,多數學者都認同。尚先生一共流傳下來五本書,有精力的朋友不妨都讀一讀。
《周易注》 魏 王弼
《周易略例》魏 王弼
《周易集解》 唐 李鼎祚
《易緯·乾鑿度》鄭康成
《誠齋易傳》宋 楊萬里
《橫渠易說》宋 張載
《皇極經世》宋 邵雍
《漁樵問答》宋 邵雍
《伊川擊壤集》宋 邵雍
《太極圖說》宋 周敦頤
《易通》宋 周敦頤
類似的書還有很多,我會慢慢補充。別看多,這些都是經典。南宋學者鄭樵在《通志·總序》中說:“易雖一書,而有十六種學:有傳學,有注學,有章句學,有圖學,有數學,有讖緯學,安得總言易類乎!”大家的首要任務是入門,入門千萬不要入錯了。好多朋友從風水啊、梅花易數啊、奇門遁甲什么的開始學易,這些都是屬于數術類的,我不大建議從這些學起。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我們要學會尊重不同的觀點、路徑和方法。
近代考古發(fā)現大大的推動了當代易學的發(fā)展。
《周易帛書今注今譯》 張立文
《帛書易傳初探》 廖名春
《今、帛、竹書〈周易〉綜考》劉大鈞
都是該類書中的佼佼者
朱伯崑先生的《易學哲學史》也是一部經典著作。 暫時先想到這些,有興趣的話,再陸續(x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