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身上都是帶有能量的,健康、積極、樂觀的人帶有正能量,和這樣人交往能將正能量傳遞給你,令你感染到那種快樂向上的感覺,讓你覺得“活著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情”。悲觀、體弱、絕望的人剛好相反。和這樣正能量的人交往,你會覺得自己那點不開心的事情不過是生命環(huán)節(jié)中的一個小插曲,沒什么大不了的,未來還是光明的、希望的,生活很有滋味。這樣的人也很容易成功,很簡單,大家都很喜歡他嘛,愿意和他交往,有人脈就有成功的勝算,并且沒有什么困難會把他打倒。
人的意念力來自人類自身,來自于人體的能量場,但人的這一能量場會隨著后天不斷產生的欲望而減弱。減少欲望,保持心態(tài)的平和,多做善事能增加這一能量場??梢哉f德行是人體能量場的源泉,修煉人練什么,就是修煉人的心性和德行。人的意念(信念)越專一,這個力量就越大。這也就是人們?yōu)槭裁闯Uf“心誠則靈”的道理。為什么膽大的人做事容易成功?是因為膽大的人做事果斷,意念專一,所以,只要念頭正,越單純越好,越單純越容易成功。而生性多疑,優(yōu)柔寡斷的人做事很難成功。
一位情緒穩(wěn)定的員工,不單受上司下屬歡迎,在面對難題挑戰(zhàn)時,也能冷靜處事,發(fā)放職場正能量。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好壞只在于如何處理,從而引發(fā)出什么效果;即使是負面情緒,也有正面的作用。職場中人可以重新審視某些常見的“負面”情緒,然后轉換角度,考慮一下它們可以如何轉化為積極的正能量,著名領導力學習 專家譚小芳老師總結4點:
1.生氣。
生氣是一種高能量的情緒,可以用來幫助職場中人做出反應并采取行動,使職場中人能夠克服那些本不可逾越的障礙和困難。生氣經常與不喜歡的情況相連在一起,它為個人提供能量,使職場中人能采取行動,對障礙和困難做出反應。生氣可以令人產生一鼓作氣的力量,沖破平日受制的框框,所以生氣也可以化成一股追求成就的正能量。
2.悲傷。
悲傷是一種能促進深層思考的情緒,能讓人更好地從失去中取得教訓,從而更珍惜目前所擁有的一切。悲傷情緒讓人學會冷靜,得到一段獨自相處的最佳時間。職場中人應明白到取得成就需要付出代價,明白化悲傷為力量的智慧。
3.后悔。
職場中人從后悔中找到自己錯失的原因,找到工作未能達至最好效果的理由,提醒自己要找出一個更有效果的做法。因為有了后悔的感覺,才會清楚個人在職場內處事的價值觀和輕重緩急的排序,所以后悔有助提升重整
旗鼓的動力。
4.恐懼。
恐懼也是一種高能量的情緒,可提高神經系統(tǒng)的靈敏度,并且可以令個人的危機意識增強,提高對工作潛在問題的警覺性。恐懼可以激發(fā)職場中人學習及努力的上進心,以獲取相關的知識和資訊,它還使人具有迅速做出反應的能力,在必要情況下采取適當?shù)姆椒?,甚至暫時逃避,以便減低傷害程度。一些職場中人經常接觸到的“負面”情緒,只要能夠善于開導,以轉換角度的思維方式處理,那么工作時遇到的情緒波動,也會變成正面的能量。
譚小芳老師指出,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好壞只在于我們如何處理,有時一些負面情緒反能變成工作的正能量。情緒管理是每一個職場中人都需要學習的課題,而情緒更是直接影響工作狀態(tài)的要素;因此,不要成為一位情緒化的員工,以免影響工作間的氣氛和效率。要將負面的情緒轉化為正能量,這完全取決于當事人如何理解情緒的深層意義。
1.內疚:
這是一種與評估是非對錯連在一起的情緒,如果我們沒有其它的方式來評估與價值有關的行為,內疚可限制我們的選擇范圍。當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能用更富建設性的評估方法來取代內疚。
2.害怕:
它促使我們對所期望的東西進行重新評價,以及重新調整實現(xiàn)期望所需要采取的方法。
3.失望
:發(fā)生在已有期望的目標,但又沒法實現(xiàn)的時候。失望促使人對期望重新檢討,并對實現(xiàn)工作目標所應采取的方法,做出重新調整修正。
4.討厭:
當討厭出現(xiàn)時,其實是幫助我們去找出改變的方法,只有轉換做法,才可以改變討厭的感覺。
譚小芳老師認為,人的意識就是一種無形的能量,也可以稱為意念力。這種能量通過人的意識發(fā)射在空間之中,形成強度不同的能量波,它可以影響和改變事物的存在形態(tài)和發(fā)展方向,也可以直接對事物產生改變。只不過此能量的大小是因人而異的,意念力強的人,可以改變物體的存在方式,可以影響別人的意識,控制別人的思想。許多看上去是人為因素決定的結果,實際上是必然的規(guī)律。比方,如果一個人作惡多端,但又勢力強大,縱然恨之入骨,但又無可奈何。
那么就會有很多深受其害的人在潛意識里希望該人遭到報應,這時這些人就會共同的向空間發(fā)射一種能量,并形成一種合力,以能量波的形式存在于空間之中。人自身的能量場有強期和弱期,一旦該人保護自身的能量場處在弱期,那么存在于空間的能量波就會直接對該人進行攻擊,這種能量可以借助任何形式發(fā)生作用,或大病一場,或因車禍等事故造成死亡。
因此保證身體健康,也就是保持自己的正氣,就不會受到外來詛咒力的傷害。當然,人不會永遠保持能量不衰退,生老病死是自然規(guī)律,任何人都不可能違背這個規(guī)律。所以做什么事都不能違背自然規(guī)律,也就是違背“勢”,不然是自取滅亡。
譚小芳老師發(fā)現(xiàn),每種“負面”情緒都可變成一股原動力,推動當事人做出行動。這種推動力或者是指出了一個方向,也可能是給予一份力量,有些甚至是兩者兼?zhèn)洹B殘鲋腥怂鶕碛械母鞣N情緒當中,每一種皆有正面意義。因此所謂“負面”情緒也許不是那么令人討厭。事實上,它們都可起到重要的作用,別忘了情緒本身就是一種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