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基層管理三板斧,招開人、建團隊、拿結果。今天我和大家系統(tǒng)的聊聊阿里的招開人。
說到招開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招聘理念層面的內容,然而對招聘理念的解讀,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這就像你去問一個HR工作中什么最難,大部分都會告訴你招聘最難,但是對于招聘為什么難?其結果就是五花八門,什么答案都有了。
理念的不同帶來的是做法的不同,同樣是極度渴望人才,顯然很多中小企業(yè)并沒有大企業(yè)那么理智,能抓耗子就是好貓的盲目招人、對空降兵們過高的不合理的期望值、招錯人又考慮到成本猶豫將就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梢娨粋€企業(yè)有一個好的招聘理念是至關重要的。
那么今天想給大家分享的就是阿里一直在講,一直在講的一句話,招聘是一切戰(zhàn)略的開始。招聘是一切戰(zhàn)略的開始。
怎么理解?兩個層面,第一,謹慎待之。重視招聘要像重視戰(zhàn)略,要謹慎再謹慎。無論多么急迫,都要明確一點——缺少人不會讓公司出問題,招錯人公司和你的團隊會萬劫不復!
大家都知道在阿里,從馬云到下面的高管,再到基層的管理者,對于招聘都及其的重視。馬云在2018年的內部講話中講到:招聘是公司之大事,決定公司的生死存亡之大事。會招人的人是真正對業(yè)務了解,再有就是會設KPI的人才是真正的領導者!阿里集團今天同時具備這兩個才能的人屈指可數!很多人是胡找人。
馬老師的話應當為我們管理者敲響警鐘,作為團隊的leader,在選人方面,我們要清楚的知道:我們要什么味道的人?我們請什么樣的人進來?請哪些不適合的人離開?人不是越多越好!要搞清楚:是人不夠的問題,還是其他問題。還是這句話,企業(yè)不能因為業(yè)務缺少人而迅速找人,缺少人不會讓公司出問題,招錯人公司和你的團隊會萬劫不復!
很多公司的問題基本上是從招人開始的,這說明,一個管理者值得像阿里一樣,至少花30%的時間和精力在招人這件事上!我們不是要找更多的人,而是要從無數人中找到真正對的人。阿里使命、愿景的成敗皆在今天招人身上。
這里給到大家一個招人的基本方法:看見那個人的時候,問自己一個問題,他比當年的你聰明能干嗎?幾年后他會超越你嗎?
當然如果不是,那么你拒絕人也是替公司在拒絕,這沒什么好猶豫的,即便已經入職,不合適的依然要被FIRE掉。
“招聘是一切戰(zhàn)略的開始”,第二個層面,提前布局。要像提前做戰(zhàn)略一樣,做好招聘的整體布局,因為,招聘是最后的選擇!不能等到崗位缺失了才想起來招攬人才,要先持續(xù)內部培養(yǎng),也不能過于依賴空降兵們,而不重視內部提升。
馬云曾在一個訪談里面說過這么一句話,“即使公司要關門了,我也絕不允許從外面招一個空降兵來擔任公司CEO。”甚至,馬云將“不招空降兵來擔任CEO”這句話寫到了公司的基本法里面,足以見得他對內部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視。
而這份重視,是來自血的教訓的,什么意思?大家現在都知道阿里的十八羅漢多么厲害,但當初剛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馬云是瞧不起這些和他一起打拼的隊友的,包括他自己。所以盡管當年十八羅漢是放棄北京高薪,跟著馬云回杭州創(chuàng)業(yè)的,馬云也告訴他們,不要想著靠資歷任高職,“你們只能做個連長、排長,團級以上干部得另請高明。”事實上他也這么做了。2006年的前后,曾有一大批的國際級人才被引入到阿里巴巴。其中有衛(wèi)哲、吳偉倫、曾鳴、謝文、崔仁輔、黃若、武衛(wèi)等。然而時間流轉到今天,如今這批空降兵除了曾明以外已經“集體陣亡”,反倒是當初和自己一起創(chuàng)業(yè)的人依舊堅挺,如彭蕾、戴珊、謝世煌、吳泳銘…...個個身居要職。
所以今天的阿里是極其的重視內部管理者的培養(yǎng)與成長的,這也是我們現在的企業(yè)和管理者們都應該共識的,招聘是最后的選擇。要知道,在其他地方長的最茂密的大樹,移過來的時候最容易死亡。而我們需要的是青年樹,有培養(yǎng)潛力的樹,他們能讓我們成為森林。而森林是不可能靠移植外面的大樹而成的!這就對我們提前布局招聘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所以,謹慎待之、提前布局!這就是阿里賦予“招聘,是一切戰(zhàn)略的開始”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今天我們管理者再認真思考,一個企業(yè)的種種問題,業(yè)務水平太低?員工的流失率高?員工成才率低?核心只有一句話:人力資源的源頭,招聘,出了問題。一切的錯誤從招人開始,人錯了一切都無從談起!那么為了招聘到正確的人,最先要從哪些方面去入手呢?這就是下節(jié)課我們?yōu)榇蠹規(guī)淼膬热荨獜臉I(yè)務出發(fā)確定招什么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