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與媒體間如何才能建立起一種比較和諧的公共關(guān)系呢?圍繞這個話題,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講。
一、政府在媒體中的形象與和諧輿論構(gòu)建的關(guān)系
中國媒體變化面面觀
第二,媒體日益膨脹的新問題就是聽風就是雨。他非常喜歡在媒體里面讓你露怯,露完怯后知道你會來找他,或者請他吃飯,給他紅包,或解決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后他再給你撥亂反正,給你昭雪一下。這樣的例子也很多。建設銀行的縮寫是CCB,建行出現(xiàn)一腐敗行長后被媒體改稱為中國腐敗銀行,所以新上任的行長被說成中國腐敗銀行迎來了新行長。那天配的是國家反貪局開新聞發(fā)布會的一張圖:標題是藍背景大字?D?D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貪污賄賂總局。媒體拍照的挺有意思:反貪局的局長正好坐在“貪污”兩字中間,后面是中國建設銀行的新行長。這樣的排版我們可以想象,領導看后有多郁悶?! ?/div>
還有田亮被除名的問題。2004年冬天發(fā)生了東南亞海嘯,中國很多明星振災義演,田亮問經(jīng)紀人該做什么,經(jīng)紀人說到東南亞拍寫真集,寫真集的錢捐給災區(qū)。他覺得不錯,他的經(jīng)紀人是清華大學畢業(yè)的,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行勝于言,但在媒體發(fā)達的時代誰這么做就要倒霉了。田亮就是這么倒霉的。在北京機場出發(fā)時背著大包小包,北青報的一個小女記者奔了過來問干什么去,田亮說要去東南亞拍寫真集,她說去拍這個寫真集能賣很多錢吧,田亮忽然想起來經(jīng)紀人不讓他講這件事,所以就微笑著什么都不講了。結(jié)果,他的飛機還沒有到馬來西亞,《北京青年報》已經(jīng)登出來:中國奧運冠軍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亟待提高,那么多明星都在賑災義演,奧運冠軍田亮竟然跑到災難區(qū)賺錢! 24小時之后,國家體育總局做出決定:田亮必須在第二個24小時之內(nèi)歸隊,如果不歸隊,任何后果自己負責。田亮很聽話飛回了北京。一個月后,全國媒體都是他的緋聞,經(jīng)紀人也很痛苦,因為所有的媒體都說因為我們抓到你的辮子才說錢賺回來要捐到災區(qū)的,體育總局經(jīng)受不住各方面的壓力,做出決定把田亮從國家隊調(diào)到陜西跳水隊。本來就是一次調(diào)動,結(jié)果《北京青年報》又報道說田亮被國家隊除名。除名這個詞,大家都知道份量有多重?做為宣傳干部,大家要早一點在這樣的案例中吸取教訓。
第三是借雞生蛋。有些媒體希望和政府斗法,斗法以后它就出名了。給大家講一個經(jīng)典的案例:北京有一個朋友是影視界大腕,拍了很多情景喜劇,自己還主持節(jié)目。當時云南世博會請他去助威,剛一下飛機,記者問他喜歡云南嗎?喜歡。經(jīng)常來云南嗎?經(jīng)常來。了解云南嗎?了解。知道云南的艾滋病比河南還多嗎?他一下愣了,不知道。接著問,你知道我們省城昆明到處都是紅燈區(qū)嗎?當時他就傻掉了:記者發(fā)燒了?怎么全是這樣的問題?他說我不知道。記者馬上接著問,如果這都是事實的話,您覺得政府是不是應該把事實告訴老百姓?肯定得告訴老百姓。這樣回答壞了,為什么?第二天報紙第三版一版的北京朋友的照片,標題是,XXX(北京朋友的名字):云南應該把更多事實告訴老百姓?D?D事實一:云南艾滋病感染數(shù)字首次超過河南。事實二:省城昆明驚現(xiàn)紅燈區(qū)。這次報道出來后,省委省政府領導批評文化局、文化廳、宣傳部,說你們怎么在北京請來這么神經(jīng)病的人給我們添彩。結(jié)果本來是第二天參加開幕式,這個朋友卻灰溜溜的回了北京。后來把云南報紙告上了法庭,七個月后他勝訴了,獲得了5、6萬元人民幣的賠償,該報紙發(fā)了一大篇道歉信,把當時的記者開除了。
再就是媒體產(chǎn)生的直接影響力。舉個冠生園食品的例子:南京的冠生園和上海的冠生園無任何關(guān)系,南京的冠生園出現(xiàn)黑心圓宵、黑心月餅后,被中央電視臺一棒子打死。這時上海的冠生園應該站出來說,我們與南京的冠生園是兩家企業(yè),大家要相信我們是放心的食品。結(jié)果是記者送上門采訪上海冠生園,上海冠生園反而不理他們,說你們來干嗎,是不是來要錢,要錢沒有,要命一條。這樣的態(tài)度把記者氣死了:我們本來是幫你的,怎么這樣?導致的惡果是媒體開始報復,說南京的冠生園是有問題的,上海的冠生園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食品銷量急劇下降。記者第二天還針對冠生園房地產(chǎn)開發(fā)公司推出的冠生園一期樓盤在報紙上報道:冠生園的食品都是黑心的,他們蓋的樓你敢住嗎?第二天,好多買房的人都紛紛退房了。從此,冠生園食品改變了態(tài)度,花很多錢請媒體,實際上損失已經(jīng)造成了,只能在注冊房地產(chǎn)公司時改另名字,因為冠生園已經(jīng)被媒體“害”死了。
還有去年夏天,北京一家報紙爆出一條消息,全國媒體紛紛轉(zhuǎn)載,講中國啤酒行業(yè)的甲醛含量是超標的,尤其是山東一家著名的國際品牌也是甲醛含量超標的,大家一聽就是青島啤酒。恰好青島啤酒的高級副總裁在北京長樂宮飯店宴請商務部一副部長吃飯,二人吃飯時菜已經(jīng)開始上了,然后說小姐我們喝青島啤酒,小姐非常有禮貌的鞠了個躬說先生們非常抱歉,我們這里沒有青島啤酒。青島啤酒的老總氣死了,說五星級飯店怎么沒有青島啤酒?小姐非常禮貌地行了個禮說,青島啤酒的甲醛含量是超標的,所以我們這里沒有。當時商務部副部長也覺得很嚴重,于是和他一起調(diào)查。一個月后,發(fā)現(xiàn)是新加坡的一家啤酒企業(yè)想進入中國尤其是進入北京,它雇傭了一家劣質(zhì)的東方公司幫他制造了這則假新聞。就是因為這輪炒作,使去年夏天很多地方買不到青島啤酒,奧運會贊助商也被燕京拿走了。這些都是媒體的直接影響,一條假新聞可以影響你很長時間。
第四是由媒體引發(fā)了多米諾骨牌效應。這里面講的是大家不能忽視早期發(fā)生的危機,一定要在早期發(fā)生危機的第一時間向主管領導做匯報,他可以在比較宏觀的角度,幫你出一些很好的辦法來解決問題。黑龍江當時發(fā)生寶馬案的時候,一個婦女開寶馬車撞死了很多人,大家覺得這是一個普通的案件,但一點也不普通,這個案件讓全國的媒體覺得黑龍江政壇一定有盲流。所以,記者就一撥一撥到黑龍江去關(guān)注此事,于是就拉出來136位副廳局級到正部級領導有貪污腐敗的問題,包括前部長級的田鳳珍、當時省委副書記兼政協(xié)主席的韓桂芝等。我們說,所有危機都有萌芽階段,需要大家正面來看問題。
今天是個信息的時代。如果你沒有打造自己的形象,就吸引不了眼球,這要求與媒體高度對接的工作方式。發(fā)生問題的時候,我們要主動地一直連續(xù)地與媒體講話,講話的時候要注意我們的方式方法,提供的照片要有效、生動活潑。老百姓喜歡看人的照片,別把領導拍成不是人了,要拍成是普通人,他的眼睛里流露出對老百姓的關(guān)心、關(guān)切和愛護。所以我們看,溫總理這樣的照片在兩會上很受歡迎。
為什么媒體會產(chǎn)生這樣一些變化?無外乎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經(jīng)濟利益致上。以前的媒體好多都是政府來給錢,現(xiàn)在把奶掐斷了,它必須自己生存。媒體有很重的金獎,記者不寫稿子就沒有收入。所以,大家說的話決定記者的經(jīng)濟命運,許多記者就愛在大街上挖小道消息。
第二,盲目的新聞自由論者。什么叫盲目的新聞自由論者呢?有些記者很年輕,我們做了一個統(tǒng)計,在北京市從事新聞報道的記者里面,一線記者中19歲-23歲的記者占了一線從業(yè)記者的百分之二十六點幾,也就是四分之一強的記者只有19歲到23歲,很多記者都是實習記者,大學都沒讀完。這就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很多記者還沒有豐富的社會經(jīng)驗。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用關(guān)切的態(tài)度去對待他們,不要來了以后就罵他們:這事兒怎么能這樣認為?這樣做是不對的。可以對他們說,能不能帶你到危房改造的小區(qū)去看看該不該改造。大家面對盲目的新聞自由論者,也要有一些自己的辦法。
第三,濫用媒體審判。媒體喜歡早一些下結(jié)論。比如清華一博士回老家時,他兄弟和鄰居打架打死了一個老頭,結(jié)果全村人都說是老三(清華的這個博士)殺的人。為什么?因為以前村里有人欺負他們家時,她媽就說,我老三的導師是溫總理的高參,將來回來后至少當縣公安局局長,今天欺負我的人我拿小黃本記下來了,我兒子回來后把你們都抓走。全村人全覺得三兒子最可怕,一定找機會把他三兒子害了。村里出現(xiàn)此事后,警察、記者來調(diào)查,大家都說是三兒子殺的人。更夸張的是,被打死人的這家有一個親戚是在杭州的一家報紙說的,所以第二天報紙標題:清華董博士殺人了。這孩子從兩年前1月份被關(guān)起來,直至今年6月份才放出來。為什么?因為大家都看了報紙,怎么調(diào)查,大家講的情節(jié)就和報紙一樣,所以報紙早就給你審判了,司法公正已經(jīng)被干涉了。
還有,就是假借社會公共的利益。記者采訪,張口就說我代表人民利益,你要不回答問題,我就代表人民審判你。這簡直是胡說八道。這樣的記者也大有人在。所以有人說,新聞的腐敗是最嚴重的腐敗,新聞的腐敗不改正,好多工作沒法做。就是你做得再好,他一句話、一盆臟水潑到你身上,或者給你BBS一下,給你博客一下,你一定是死定了。
大家接受采訪時,要小心有這樣的記者,他讓你把要講的東西寫出來,背下來。你說背不下來,他說那就照著讀。你說怎么讀呢?他說讓那個同志給你舉起來,你照著讀就行了,中央臺新聞播音員都是這么讀的。讀完后,破壞的是你自己的形象。
還有什么呢?就是大家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不要認為他說自己在采訪你時才開始采訪,比如你在北京機場接他,在你接他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jīng)在接受采訪了,在你陪同記者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湖南革命老區(qū)有這么一個縣委書記,他接受記者采訪,帶大家去看紅色旅游景點。看完后天不早了,他請大家吃飯,把記者帶到當?shù)胤浅S刑厣牟宛^,這個餐館提供的飲料很特別,是人奶。一進到餐館里,記者就偷偷拍攝:當?shù)氐目h委書記介紹這是什么,那是什么。鎮(zhèn)委書記在偷拍的鏡頭前也是手舞足蹈,說雖然我們是老區(qū),但喝的東西是最高級的。問喝什么?他說你看這里有張媽媽、李媽媽、劉媽媽,你喝哪個媽媽的奶?回答喝劉媽媽的,劉媽媽就給擠奶去了。過一會兒,劉媽媽進來了,拿出一扎說這就是我的奶,實際上大部分都是牛奶。劉媽媽說,我來自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平時我吃的是什么什么,大家聽了特別奇怪,覺得像蒙牛、伊利的廣告。沒想到第二天,湖南電視臺經(jīng)濟衛(wèi)視頻道播出節(jié)目說,紅色旅游應該醒醒了,紅色旅游是宏揚革命的傳統(tǒng)精神,怎么能搞什么喝人奶呢?大家都能想到,縣委書記和鎮(zhèn)黨委書記都被撤職了。
大家還要注意,不要搭錯了記者的車。中國移動至今耿耿于懷的是它贊助了中央電視臺第四頻道直播時段的短信平臺,結(jié)果沒有想到,中央電視臺讓大家猜俄羅斯發(fā)生人質(zhì)事件危機后能死多少人,猜對的人獲得中國移動提供的獎品。中央電視臺領導當然被處理了,中國移動也倒霉死了:俄羅斯人在北京集體抗拒使用中國移動產(chǎn)品。
以上講的是媒體不好的變化。有些領導說,那我們以后是不是應該少一點與媒體打交道呢?不對的,你一旦不給他提供爆料,他的想像有多遠,你的“壞”就有多遠,他的想像有多嚴重,你的“壞”就有多嚴重。下面這個案例來自河南。為什么說河南人的形象在九十年代后變壞了呢?原因很簡單,跟以前中國在西方的形象出問題很像,就是不愿意接受記者采訪,幾乎與世隔絕。原因是什么呢?九十年代中期,河南駐馬店等地區(qū)地出現(xiàn)大面積艾滋病傳染的情況,此情況發(fā)生后領導說歡迎記者來采訪,但沒想到第一批記者說了一些不負責任的話,說艾滋病的傳染與領導的失職有關(guān)。這下把當?shù)仡I導嚇著了,從那時候開始防火防盜防記者。從那之后,相當于河南大地上罩下了一個大鍋,外邊的記者進不來,但總編還要讓記者寫河南,那記者怎么想就怎么寫,想得越快,寫得越夸張,越夸張報紙賣得越好,河南形象跌得越快。2004年下半年,我們與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新聞辦做了大量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這個鍋蓋起來以后,對河南的負面影響簡直是太大了。為什么?有很多感人的故事都沒有傳遞出去。這實際上對河南人是很不公平的。
也有同志與我交流,問為什么記者膽子這么大。其實,他們膽子大是應該的,因為我們是社會主義民主社會、法制社會,在這樣的社會里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權(quán)利,我們不能把一個人的嘴捂著了,舌頭割掉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要解決矛盾、解決問題,同時把事實講清楚。
我們也想聲明一點,宣傳工作不是萬能的。比如說這件事情錯了,你非要讓我宣傳對的,一旦撒謊,我們形象的基石就沒有了。以前我當過外經(jīng)貿(mào)局長,經(jīng)歷告訴我,當一個好的外經(jīng)貿(mào)局長是百分之七八十的經(jīng)歷都在推介我這個城市的形象。形象好了以后自然八方來客,錢將源源不斷地投到你這個地方。形象不好了,大家覺得你不上風,不上水,沙塵暴,覺得你治安不好,那他就不來了。用商務部長薄熙來的話講就是,形象是生產(chǎn)力。但很多人誤解他,以為是要多修燈,搞很多綠地。薄熙來研究生學的是新聞學,所以雖然他是抓經(jīng)濟工作的,但他對下屬在宣傳工作方面也有要求,并且很高。這一點證明了宣傳是有硬實力的。
去年我們在國資委領導培訓的時候,國務院國資委的一位同志講了一段話,我覺得對大家有參考價值。他說,他做了很多國有企業(yè)的領導,宏觀經(jīng)濟主管部門的領導,過去的經(jīng)濟工作是做了一件是一件,經(jīng)濟是加法原則,即做得越多成就越大。但在今天不行了,這個加法不知道要加多少和以后要括個括號,再乘以媒體系數(shù)N。乘以媒體系數(shù)什么意思呢?就是媒體報道得好,你就是大于等于1 就好啦,媒體沒報道就乘以0,相當于你做任何事也白干了。如果媒體報道得不好,那就乘以負數(shù),你工作做得越好,乘以負數(shù)后負面影響越大。這句話比較有力度。
二、中國媒體發(fā)展的現(xiàn)狀
形象是誰打造的?是媒體打造的。大家一定要換位思考,站在媒體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十五年前,北京市委宣傳部和國資委、建委三家要求北京的主要幾家報紙要盤點房地產(chǎn)發(fā)展的情況,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排在前面的住總、城建都是國有企業(yè),市委宣傳部的領導當時遠見卓識,說咱們是不是不應該只說國有企業(yè),也說一些民營企業(yè)。大家一算后把排30多位的萬科房地產(chǎn)排了出來,當時國有企業(yè)的領導根本不把萬科放在眼里。被選中的九個國企領導一一接受十幾家報紙的記者采訪,采訪完后記者說,這九位領導怎么像商量好的一樣,穿的都是黑西服,白襯衫,紅領帶,頭發(fā)都是背背的,抹得亮亮的。辦公室也差不多,落地窗,掛黨旗、國旗,紅木家俱,紅木書柜,里面擺著公務員手冊,管理者大全,房地產(chǎn)全書,書一看就是新的,沒有看過。這九個領導坐的姿勢都像江主席學習,把胳膊放這兒,身體微側(cè)。他們講的話就像統(tǒng)一了口徑一樣,每個人上去就是什么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建委的正確指導下,我們開創(chuàng)創(chuàng)新、銳意進取。但是,在采訪第十個領導的時候他們眼前一亮,第十個領導是萬科的王石,他沒有在辦公室接受采訪,因為他的辦公室在東三環(huán)一帶破破的二層小樓里,那一帶就是農(nóng)村。他把記者約到了香山腳下,他穿了一套白色運動服、白色運動鞋。大家一看,終于找到一個不一樣的人了,看看說話怎么樣。他說,你們很不容易,每天在城里呼吸著汽車的尾氣,工作壓力這么大,天天堵車把你們弄得很郁悶。你們到香山來采訪我也就散散心。記者一聽,終于找到一個說人話的領導。爬山過程中他說,經(jīng)營企業(yè)就和爬山一樣,爬山過程中可以后退可以前進,但是你要有足夠的斗志就能爬到頂點?,F(xiàn)在我們民營企業(yè)有很多困難很多問題,但只要有必勝的信念,爬完這座山就柳暗花明了。大家聽完后覺得,這個人講話太有意思了,與《人民日報》登的那些傳統(tǒng)文章都不一樣。爬到山頂時他說,我們的前輩給北京蓋的這些房子堅固耐用,非常了不起,但是你看北京的房子缺少亮色,我們從深圳來萬科就是給北京增添了一點亮色。爬完后他說,山有波瀾起伏,我們企業(yè)也會有波瀾起伏,你不能爬到一個坡路就說香山是一個大坑,你不能爬到一個高坡就說香山是一個土坡,你一定要爬到山頂才能看到全景。記者覺得他的話太有哲理了。第二天報紙一登,大家發(fā)現(xiàn)排在30多名的萬科占了十一家報紙的頭版90%的片幅,另外幾位差不多的被點了個名字,就是這次采訪的還有某某某某。這九個領導氣死了,趕緊打電話給市紀委、市建委,包括宣傳部,說你們浪費了我們這么長時間,記者采訪沒有內(nèi)容。當時宣傳部的處長就說,誰讓你們哥幾個商量好了穿得也一樣,長得也一樣,說得也一樣。這些都值得我們考慮,大家要學王石。爬山后他嘗到了甜頭,此后他還不停地給記者制造爆料。后來他又帶領大家去爬華山,他說自古華山一條路,今天我要帶你們走另一條路爬上華山。果然,記者們從第二條路爬上了華山。爬完后他問,你們說中國的房地產(chǎn)有幾條路,記者說就一條路即國有企業(yè),他說你們錯了,還有一條路民營企業(yè)。這下,記者被他征服了。第二天,《光明日報》第三版標題是:自古華山還有第二條路,即中國民營企業(yè)進軍房地產(chǎn)大有可為,里面都是講王石怎么樣。王石帶著復旦大學的一名教授爬了泰山,爬山過程中復旦大學的經(jīng)濟學教授不停地給大家講,你看王石這個企業(yè)家整天游山玩水,企業(yè)還管得特別好,所以他的管理哲學值得大家學習。記者下山后覺得中魔了一樣,天天翻著王石的管理哲學不停地報道。王石聰明的地方就是他做每一件事就要媒體報道,媒體不報道這件事情就白做了。這就足以看出,形象時代的企業(yè)家已經(jīng)遠遠走到政府官員的前面,政府官員大家還是喜歡低調(diào),槍打出頭鳥,你不要太出頭了。一個有魅力的地方領導人對于一個地方來講是很重要的,包括有魅力的局長,有魅力的鎮(zhèn)長、有魅力的村長都是很重要的。
成功的政府公共關(guān)系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做個歸納,它由三個部分來組成,三者缺一不可:第一,信息的傳播。就是我們每天做宣傳工作這是最基本的一部分。宣傳工作不僅僅是報道,《北京日報》報了,《北京晚報》報了,北京電視臺報了,這只是萬里長征走了最重要的第一步,完成了60分及格。第二,形象的構(gòu)建。形象太重要了,大家都要想想,我的這個鄉(xiāng)、這個鎮(zhèn),我的部委辦局要展示什么樣的形象,我的這個形象是不是在我的信息傳播中得以體現(xiàn)。第三,關(guān)系的協(xié)調(diào)。平時的協(xié)調(diào)非常重要,平時在朝中得有人,記者中得有一呼百應的人,發(fā)生突發(fā)事件后再認識就抓瞎了。
今天是傳媒的時代。大家必須敬畏媒體,媒體有時候打的就是普通的人,大家不要以為普通的人就沒有炸彈的效應。小記者也可以砍倒大樹,德國總理失去總理的寶座,就是因為得罪了一個很年輕的新銳記者。采訪的時候,他說你怎么總喋喋不休的問那么多問題,我還要解決另外一個城市職工下崗的問題,你讓我為老百姓做一些實事多好。記者一聽,噢,那你接受我的采訪不是實事。所以記者由愛生恨,第二天總理在開會的時候沒到貴賓休息室休息,他到普通的座位上坐著,結(jié)果記者拍了一張照片,登在了報紙頭版,寫的是總理不管你支持不支持小布什打伊拉克戰(zhàn)爭,在德國都沒有人與你坐在一起。老百姓一看,噢,總理已經(jīng)沒有人支持了。其實是胡說八道,他可能比竇娥還冤。你得罪了記者,記者就有一萬個辦法來害你。
還有給大家舉一個江主席1999到英國劍橋大學的例子,這個例子已經(jīng)成為外交系統(tǒng)必談的例子。什么意思?中國領導人出訪的時候總會有些人出來搗亂,我們當時集中智慧搞了一個調(diào)虎離山之計,事先聲明在另外一個地方搞接見儀式,臺獨分子聞風而動,到那兒去搗亂。但我們偷偷地通過黨組織通知了七百多名大學留學生在圖書館廣場前搞活動,活動就15分鐘,當時應該說天衣無縫,他們意識到再跑過來要半個小時,這時我們的活動已結(jié)束了。第二天,人算不如天數(shù),江主席一行從倫敦出發(fā),下著蒙蒙細雨,結(jié)果遲到了半小時。一遲到我們的心里就開始發(fā)蒙,有半個小時的時間那些人早就趕過來了。后來大家想,現(xiàn)場有七八百人,他們二三十人,我們怕他們干什么,于是我們手拉手、肩并肩筑起鋼鐵長城,一個蒼蠅、蚊子都不讓他鉆進去。后來我們看到江主席帶著他固有的笑容覺得好親切,說歡迎歡迎,江主席您好。臺獨分子想鉆,我們就不讓他鉆,緊緊的拉在一起。當時大家覺得這個活動太成功了。當天晚上大家看電視的時候,好多人想看一下,終于有機會上BBC了,結(jié)果打開電視一看,大家都哭了。BBC的女記者拿著話筒說,今天上午江主席訪問了劍橋,但是遺憾的是在現(xiàn)場受到了七八百名中國打扮留學生模樣的人的強烈反對和抗議。后來我了解了一下,發(fā)現(xiàn)原因很簡單,外國記者與中國記者最大的區(qū)別是,中國記者喜歡到圈里拍領導,外國記者喜歡在圈里拍老百姓。結(jié)果沒想到,這天的“鋼鐵長城”把四十多家外國媒體圈在圈外邊。各種分子全在圈外邊,全都與媒體在一起。更可怕的是,我們在里圈喊的口號“歡迎歡迎”外國人聽不懂,他們聽懂的是臺獨分子翻譯成的意思,即臺灣獨立、西藏獨立,這樣就變成七八百人在喊臺灣獨立的口號。從此以后,外交部再有這樣的活動就有了不成文的規(guī)定:要中文喊一遍,英文喊一遍,黨的標語也是中文一行,英文一行。這就告訴大家:媒體的時代誰忽略媒體,誰就有可能被破壞形象。
透明的時代就是這樣一種情況。透明的時代到底都發(fā)生了什么?主要是網(wǎng)絡的速度太快了。網(wǎng)絡上不用留姓名,所以博客、BBS可以說很多不負責任的話。中國現(xiàn)在的媒體,有百分之六十的消息是真實的。這樣一種情況下,大家就不要自欺欺人了
我給大家講一個王歧山市長在非典期間接受媒體采訪的片段,這個片段就告訴我們要見好就收,不要讓它一發(fā)而不可收。當時在北京宣傳部組織的專家組里有三種意見:一種意見是王歧山市長上任第十一天應該保守起見,不要輕易出鏡,在新聞聯(lián)播里面接受一段采訪。但王市長反對,他說新聞聯(lián)播的講話是非常有限的空間,而語態(tài)讓老百姓覺得我們離他們很遠。第二就是外交部的意見,認為能不能在北京召開一次沒有禁區(qū)的發(fā)布會,公開地講一下。大家覺得還是不行,外國記者來了什么都問,你怎么能夠毫無遮攔的開一個特別開放的發(fā)布會呢?第三種意見是外國專家包括我本人參加的這個小組的意見,認為能不能參加一個深度報道的專訪類節(jié)目,這個節(jié)目最好在中央電視臺新開播的欄目中。這個意見提出來之后,王市長本人非常喜歡,他說太棒了,我就這么做。中央臺哪個節(jié)目適合?當時我推薦了我參與策劃的一個節(jié)目,叫面對面,這個節(jié)目就是主持人非常尖銳,不停追問一個問題。王市長胸有成竹,做了充分的準備。這時候王市長提出了一個要求:節(jié)目一共播出30分鐘,在29分鐘的時候在門口對他招手。這就是我們剛才講的黃金三條原則的經(jīng)濟原則。果然到29分鐘的時候看見我們招手,他便毅然決然的把節(jié)目結(jié)束了。那也就是說,面對面回去播節(jié)目的時候想刪一句話都是不可能了,節(jié)目時間不夠了,保持了原生態(tài)的王市長怎么說你就只能怎么播。所以,這一點保證了在非典最關(guān)鍵時刻,老百姓看到一個自信的、敢于負責的、敢講真話的新市長的形象。老百姓在那一刻找回了北京市委、市政府,找回了抗擊非典的信心和決心的這種信任。這個例子給大家講的就是說服的時代,你不說服是不行的。
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就是小布什總統(tǒng)左臉被人家親了一口留下口紅的痕跡,右臉被人家打了一拳留下熊貓眼。小布什的名言是:對于媒體來說,只要是好話壞話都有就是好事,怕只怕只有好的或只有壞的。為什么呢?中國人說的很清楚,只有好的,絕對的贊揚是捧殺。棒殺也不行,是絕對的否定,像聯(lián)通的短片,把聯(lián)通說得一無是處。所以捧殺棒殺都不要,我們需要更加沉著的去應對。如果有七分好,三分壞我們覺得是不錯的。
四個星期前,我們在廣州參加一個商務部組織的彩電行業(yè)的工作會議,薄熙來部長親自主持,他說,創(chuàng)維我不擔心你了,你總被香港媒體炒,今天早上傳出消息,他的領導已經(jīng)被香港判刑了。長虹我也不擔心,你也被媒體炒了?,F(xiàn)在我最擔心的就是TCL。TCL聽了覺得很無辜,說我從來沒被媒體炒作過,領導怎么還擔心我?薄熙來說,就是因為你從來沒被媒體炒作過,所以我不了解你應對媒體的能力有多強。薄部長的意思是,一個人經(jīng)常生小病,不容易得大病,這個人已經(jīng)變成半個大夫了,不斷消化體內(nèi)的細菌,最后都搞定。有些人從來不得病,得了病也不去看醫(yī)生,最后得病,就是特別嚴重,一下就死過去了。平時有局部的微觀的突發(fā)事件你不妨向媒體報道材料,以誠懇的態(tài)度承認一下錯誤,這樣媒體就不會一直埋藏著爆炸的力量,一旦有一天你蓋不住了,砰的一聲爆炸了,這很可怕。
我在做記者時報道過亞特蘭大奧運會。當時在得了三塊金牌的第二天,中國代表團開了一個新聞發(fā)布會,會上說:向我們今天到場的勇士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你們辛苦了,你們凱旋歸來,你們從戰(zhàn)場上帶來的征程,讓我們感到無尚光榮,接下來的戰(zhàn)斗還會非常激烈,希望勇士們發(fā)揮你們的優(yōu)良品質(zhì),繼續(xù)保持自己的作戰(zhàn)狀態(tài),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翻譯一五一十地翻譯,外國記者聽了以后表情都不對了。我在現(xiàn)場,知道明天肯定要出事。第二天,亞特蘭大的頭版登的是中國奧運冠軍大揭密,說從昨天中國代表團新聞發(fā)布會上得知中國以前是一個打仗的國家,現(xiàn)在不打了,好幾千萬解放軍沒有事兒干,所以他們天天練奧運項目,所以就解釋了為什么從洛彬磯奧運會以來中國奧運冠軍一下子那么多。報紙上還說,他們的新聞發(fā)言人說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是英勇的戰(zhàn)士,要保持以往作戰(zhàn)的精神,繼續(xù)打好每一仗,這次得冠軍的和參加代表團的每一個運動員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人??赐曛?,大家覺得氣死了。因此,大家做比喻也好,跟媒體講話也好,要考慮一下對方的感受。
最后一個時代叫突發(fā)事件頻繁發(fā)生的時代。媒體在我們發(fā)生突發(fā)事件的時候太重要了,到底能不能成為危機,媒體發(fā)揮致命的作用。
三、政府部門如何與媒體打交道
發(fā)生危機以后,怎么應對媒體?最核心的內(nèi)容就是做媒體的盟友和合作者,不要和媒體打架。
再就是建立高效聯(lián)系的新渠道,加入輿論的引導。大家不可能影響所有的媒體,那你就影響領導輿論的引導者,找出誰是這個事的始作俑者,說話聲音最大的人,引導他就可以了,包括對解決問題尤其是發(fā)生突發(fā)事件的決心和力度做重點說明。東航有一個飛機在包頭掉了下來,東航的董事會成員都已經(jīng)到現(xiàn)場歷戰(zhàn)了72小時,在第72小時的時候終于開了一場發(fā)布會,由黨群工作部的主任來做新聞發(fā)言人。但由于他擬口徑時候擬了十一條口徑,他希望十一個董事長都能簽字,而結(jié)果十一個人都簽字的只有三條,他只能說這三條,沒簽字的他不能發(fā)。第一條就是首先聲明東航發(fā)生的這次事件不會對東航的股市產(chǎn)生任何影響。新聞發(fā)布完了,記者快瘋了:這哪里是公司,哪里是國有企業(yè),死了那么多人,不關(guān)心人的生命,還關(guān)心在股市有無好的影響。實際上,黨群工作部的主任也很冤枉,很多人說你怎么那么笨呀,他說不是我笨,我想發(fā)布死多少人,領導不讓發(fā)布,都沒有簽字,十一個領導都簽字的就這一條,那我只能說這一條。
今天是透明的時代。大家不要以為你能捂得住、蓋得住,紙包不住火,但是有一些辦法可以活學多用。我講一個當時在遼寧工作時處理的案子:臺灣的一個女議員意外地遇害了,應該說涉臺是小事,如果是臺灣的女議員而且是主張臺獨的女議員在大陸被殺害了,那臺灣記者肯定饒不了我們,肯定日后將新聞炒得很大。當時案件發(fā)生以后的晚上12點就破案了,殺人犯已經(jīng)抓到。公安局長說明天早上八點記者來了以后我們開記者招待會,早講完我們早放松。他的做法我覺得不錯,非常敬佩,第一時間。但馬上發(fā)現(xiàn)這里有問題,我說臺灣記者過來很不容易,需要花一天一夜。為什么?我說他們要飛到香港去,因為沒有直達,再飛到北京,從北京再飛到沈陽,沈陽再坐三個半小時的顛簸汽車才能到這個地方。臺灣記者來了以后,如果八點開發(fā)布會,半個小時發(fā)布會就把人家打發(fā)了,他一定不滿意,認為大老遠跑過來你就告訴人家是一個普通民事案件,絕對不可能。那他們能去干什么?我說你八點半開完會后他們就會出現(xiàn)在你們縣城的大街上,四處搜索小道消息。那應該怎么辦?我說我們要想各種很有智慧的辦法把記者限制住,不讓他有機會接見一些非事實的信源。那怎么辦?我說很好辦,把早上八點的新聞發(fā)布會適當?shù)刈⒁恍┧缓箝_成多個新聞發(fā)布會。公安局長很聰明,馬上就知道這個意思了。上報政法委,政法委也同意。馬上我們就這么做了。早上八點我們就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但是只拿出四分之一的事實來講,而且公安局局長不出面,由公安局副局長兼刑偵支隊支隊長講。他講的時候下面聽得聚精會神,大家以為發(fā)布會開完他就講完了。他說不對,我們將在十點半開下一場發(fā)布會,為大家介紹新的案情,以及把相關(guān)的證據(jù)帶到現(xiàn)場。記者一看開完會就九點了,距離下一場還有一個半小時。遼寧這個地方縣城很大,如果要到案發(fā)現(xiàn)場往返需要三個小時,大家一看來不及去了,只能等在這個地方等。到十點半公安局長給大家更多的信息后吃午飯,吃完午飯后說第三場發(fā)布會將在2點15舉行。大家一看還有25分鐘,覺得又沒有時間出去了。2點15的發(fā)會布會開完后說我們將在4點50舉辦第四場發(fā)布會,屆時死難家屬、臺胞代表、臺辦主任、市長全都來。記者一聽,這機會難得,更不能出去了。第四場發(fā)布會后說我們市長請大家吃飯,記者這會兒覺得該講的人都講了,該請的人都請來了,還出去采訪什么呀?天黑以后,港澳臺的記者對大陸有一種偏見,其實我們這里比他們那兒安全多了。他們以為我們這里不安全,所以晚上他們都吝惜自己的小命,沒有人敢出去。第二天天一亮,我們一輛大巴把二十多名港澳臺的記者塞上車送到飛機場,看到他們飛上萬里無云的藍天,我們的心比天還藍呢!為什么?因為我們看到他們飛上天了,我們就安全了。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在我們這里呆的每一分鐘我都保證他與事實在一起過,他在我們這里呆的每一分鐘他都沒有機會接近任何的表演,任何大街上愛講故事的老大爺、老大媽。
這個案子告訴我們什么呢?透明的時代不要盲目地去捂嘴,透明的時代也不是說要敝開心扉什么都說,應該有的放矢,有議程設置的把事實分成若干份喂給記者吃。實際上,我們給記者提供事實非常像我們家里養(yǎng)小寶寶,小寶寶剛出生,你不可能早晨八點就把一天的飯都喂給他,那小寶寶中午就得搶救了,搶救后把肚子都掏空了,反而沒有飯吃了,這是不負責任的父母。作為政府官員、宣傳干部接待記者的時候,也應該適時有度地把信息一點一點提供給他。說我害怕記者,一下都給他得了,他會一下覺得你沒有意義了,沒有利用價值了。這點大家一定要注意。第三,不要在媒體面前撒一些很初級的謊。比如非典期間北京有位區(qū)委書記,他非得回避媒體,那次新聞發(fā)布會我們要求他提前半小時到場,他偏不:開五十分鐘發(fā)布會要講半個小時,記者提問二十分鐘,多可怕,能不能遲到二十分鐘,自己直接講半個小時,記者就沒時間提問了。這個主意太棒了。結(jié)果這位區(qū)委書記遲到了二十分鐘,到了現(xiàn)場我們都快氣死了。這個人上臺后講的話更把大家氣死了,他說:非常抱歉,我遲到了,這是最不應該的,你看你們戴著口罩冒著生命危險來參加發(fā)布會。大家一聽他的話還挺高興,認為還挺理解我們的。他接下來說:你們都知道北京堵車,一年四季的堵車特別嚴重,所以我今天就堵在半路了,實在對不起。說完這句話場下哄堂大笑,為什么呢?因為非典期間北京不堵車,而當時最遠的遠郊區(qū)縣開車到北京市委新聞發(fā)布中心四十分鐘足夠了,他還是在城內(nèi)的一個區(qū)域。他讀的稿子若干次被大家抗議,最后只能是提前接受記者采訪。當時下面有記者站起來說:您現(xiàn)在讀的東西我們大家手里都有,您不要讀了,您讀得一點兒也不流利,您能先回答我們的問題。當時我們的區(qū)委書記被氣死了,你們可以想像當時問的是如何害怕的問題。
今天是說服的時代。說服的時代就是潤物細無聲,面對媒體的講話我們能不能像廣告語一樣引人入勝?對媒體講話不能直接照搬政府的工作報告或本部門的工作計劃。在座的很多同志在為我們本部門的一把手寫接受媒體采訪的講話稿,寫完后一定要做這樣一個加工的工作:用簡單的話能說明白的,不要說三五句話。這是一個去繁縮簡的原則。第二就是一定把里面最重要的幾句話用廣告語的形式來表現(xiàn),意在讓老百姓看了這句話以后,一下子就會停在這兒,能記住這句話。什么叫廣告語?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伊萊克斯空調(diào)曾經(jīng)在中國賣得很差,為什么呢?因為老百姓記不住這個名字。但是老總很聰明,一次和趙本山吃飯,趙本山敬酒說“夢里尋它千百度,你要幾度就幾度,我來敬你一杯”。老總一聽這句話太棒了。第二天就把這句話做為伊萊克斯空調(diào)的宣傳語,以后農(nóng)民老大爺再去買空調(diào),他記不住伊萊克斯沒關(guān)系,說我要買你要幾度就幾度的空調(diào),小姑娘說那就是我們伊萊克斯空調(diào)。大家要有一些最淺顯的、最民間的語言來替代老百姓聽不懂的那些尖酸刻薄的術(shù)語或者是套話。
領導者對媒體講話,要遵循“倒金字塔原則”,即對媒體講話應該重要的先講,不重要的后講,一定要調(diào)整一下順序,套話就不要講了。大家不要太貪心了,不要講很多內(nèi)容。北京市公安局非典期間曾經(jīng)推出一個便民三十條,結(jié)果沒想到新聞發(fā)言人把三十條一條一條地講,結(jié)果把記者都講暈了。公安局領導認為講了三個多小時,明天見報的效果一定會非常好。第二天一看報紙,壞了,幾乎沒有報道。便民三十條到底怎么回事?老百姓不知道。這是個無效的新聞發(fā)布會。2005年,北京市公安局推出了便民五十條。北京電視臺一個記者特別搞笑,知道公安局的發(fā)布會都長,開會的時候他帶了一箱方便面,還跟公安局的領導開玩笑說您不在乎牛肉面的味吧?領導點頭微笑。然而,這次記者的擔心是多余的,這位領導總結(jié)了經(jīng)驗,發(fā)布會只開了十五分鐘就結(jié)束了。怎么安排的呢?他在五十條當中找了最有意思的三條,每條都有故事,講起來很生動。講完后他說,知道各位記者工作很忙,時間非常寶貴,所以我今天就給大家講三條,另外四十七條如果感興趣,可以撥打我們新聞辦公室的熱線電話,我會隨時接受大家的采訪,再次感謝各位!記者反而覺得沒著沒落的,還沒聽夠呢。上次他把電話也提供了,結(jié)果沒有一個人打。但是這次電話提供后,他的電話是從早上一直響到半夜十二點。第二天他更高興了,幾乎北京所有報紙的頭版都是夸我們北京市公安局的報道。這背后就是要掌握火候,不要說多了,太貪心了,那樣就有問題了。
今天的時代是多元和平衡的時代。就是沒有異議,沒有質(zhì)疑,就是沒有傳播。什么意思呢?大家在今天這個時代不要求全責備。在要求基層領導的時候不能求全責備,不能永遠不出負面報道。有負面報道說明你了不起,你要不是出頭的鳥,槍不會打到你,大家不要因為身邊一兩條負面報道而痛苦不堪。
今天是中國的時代。大家要善于以外國人能聽懂的話、聽懂的方式介紹我們自己。就是說,隨時準備應對外國媒體的挑戰(zhàn),注意表達國際化和媒介化。
第一條,保證主流渠道的疏通,讓小道消息沒有根源。前些日子,北京建筑研究院出現(xiàn)了一件駭人聽聞的案件,這個院的老院長、老書記被一個已經(jīng)被開除的員工殘忍地殺害了。案發(fā)后,當?shù)貐^(qū)公安局說不許向外界披露信息。我們的知識分子很實在,結(jié)果不披露了。第二天,有七張報紙登了相關(guān)的消息,簡直奇了大怪了,還有說是情殺的。這怎么可能呢?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殺人的五十多歲,他們?nèi)齻€人之間怎么情殺?還有人說是殺了兩個貪官污吏,這兩個領導都是兩袖清風的國家級知識分子,都是退休了被反聘回來的老知識分子。還有人說,研究院由政府事業(yè)單位轉(zhuǎn)軌為企業(yè)后帶來了諸多問題。當時轉(zhuǎn)軌已經(jīng)三年了,這個人為什么被開除呢?因為他長期賭博不上班。研究院的規(guī)定很明確,連續(xù)曠工30個工作日,一定被開除。被開除后,妻子跟他離婚,孩子生重病,房子也賣了,因為賭博,窮途末路了。他認為就是他想回來上班,老領導不讓他上,所以就把老領導殘忍殺害了。這個故事當時報道完以后特別可怕,因為小道消息特別猖狂,最后主流報紙《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再登相關(guān)內(nèi)容時已經(jīng)沒法登了,登的話也沒有人相信了。這就是主流媒體沒有發(fā)揮作用,非主流媒體就把你的整個工作搞得一團糟,因為媒體每個小時都會給你制造新麻煩出來。
第二條,建立預警機制,制定公關(guān)目標要頻繁接觸。意思就是功夫在事外,大家平時就應該注意。比如衛(wèi)生局應該知道跑衛(wèi)生口的記者都是誰,城建的你也應該知道跑城建的記者都是誰。平時沒事兒的時候,請他們來坐一坐,看一看,了解一下,把相關(guān)的工作計劃、工作總結(jié)年底年初寄給他們,讓他們了解平時你都在做什么。因為平時有連續(xù)的圖像了解,在發(fā)生突發(fā)事件后,不會別人說你壞,他也 開會之前還要有必要的接觸,大家一定要留提前量,提前到場接受媒體采訪,提前跟他寒暄一下,這有極大的好處。布萊爾首相在英國做采訪時,我當時做記者,我最大的體會是:他永遠都提前半個小時到場,到場后到旁邊的小房間接見到場的所有記者。聽說特別“恐怖”的一個女記者,長得像章子怡一樣漂亮,但性格卻很暴力,這樣的組合簡直是絕配。這個女記者想“害”布萊爾,雄糾糾、氣昂昂地走進來。布萊爾馬上跟她握手說:你長得太漂亮了,比電視上還漂亮,真沒想到你問了一個問題,我的部長就下臺了。首相把她夸成這樣,這女記者哪里見過這態(tài)勢,撲通一下坐沙發(fā)上,就嫦娥奔月了,再不是紅色娘子軍了。布萊爾先生說,聽說你的問題水平特別高,你能不能告訴我今天你還有什么問題?女記者把問題全說出來了,把布萊爾都說煩了。這時女記者已經(jīng)變成小玉兔了。布萊爾說太棒了,第二個問題水平最高,一會兒回答這個問題,現(xiàn)在你可以走了。女記者已經(jīng)暈頭轉(zhuǎn)向了,一下子就派出去了。好多記者貌似很強大,但是其實是害怕領導、害怕權(quán)威的。
我們北京奧組委曾派專門的小組去學習英國申辦2012年奧運會的成功經(jīng)驗。那時,還差24小時投票的時候,布萊爾就提前到場了,在一小房間里和大家不停地握手,每個人基本上要握2分鐘。下一個即將進來的是1968年奧運會的什么什么冠軍,旁邊有人在他耳邊說。這個人剛進來,布萊爾就說你看當過奧運會冠軍的人身體就是結(jié)實,把這人一下子就美死了,因為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奧運冠軍。接下來即將進來的是美國的誰誰,進來之前旁邊的人告訴說這是當時的一個體育記者。他一進來,布萊爾說你是當年的大牌記者,我讀過你的文章,這人一下子就美得不行了。所以他們投票的時候,腦袋里面除了英國,沒有法國。頭一天我們都認為法國會勝,但布萊爾與七八百人握了手之后,局勢得到扭轉(zhuǎn)。當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安排,大家都知道貝克漢姆是大帥哥,很多人喜歡,他安排貝克漢姆在那天提前到場,在酒店里不停地坐電梯,一會兒上樓,一會兒下樓,讓投票的人不停的在電梯里看見貝克漢姆。不停地聽到女代表尖叫的聲音,哇,貝克漢姆出現(xiàn)了。貝克漢姆很關(guān)切地拍肩膀跟她握手,說謝謝你,謝謝你。問你怎么來了?貝克漢姆說這是倫敦的奧運,我們多希望奧運會在倫敦舉行。女粉絲一聽,說是呀。所以,晚上投票的時候大家不想布萊爾,也想的是貝克漢姆,陳述的時候更是如此。法國是四個白頭發(fā)的老頭兒,四個人講得都是巴黎口音的英語,外國人什么都沒聽懂。英國人就不一樣了,第一個是奧運冠軍,一個黑美女,大家一看說話像惠特妮休斯頓,長得又那么漂亮,真是太棒了。接下來是小孩講,老頭兒講。最后是第安科(音同)爵士,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的1500米男子冠軍,長得比貝克漢姆還帥,雖然已經(jīng)85歲。他一講完,大家覺得非英國莫屬了。所以,英國是以優(yōu)勢的票數(shù)在最后24小時之內(nèi)改變了命運。最后一刻很重要。
俄羅斯一組記者曾學在去年哈爾濱污染的時候到前線去采訪,當時有一個縣委書記太聰明,馬上他就說我們縣里所有的男人都上前線了,今天能夠接受你們采訪的只有我,我只有半個小時,半個小時之后我也上前線了,我們希望把污染停留在中國境內(nèi),不去影響俄羅斯同胞。俄羅斯的記者就喜歡聽這樣的話。結(jié)果回去后我們發(fā)現(xiàn),此次代表團的十余個成員沒有人做這次事件的負面報道。
還有發(fā)言要上下一致,言簡意賅。發(fā)生危機后,各個單位要緊緊圍繞在單位一把手和新聞發(fā)言人的周圍為他們服好務,這很重要。還有就是危機發(fā)生就要積極接觸,避免表面性的興風作浪。表面性的興風作就是什么一開頭,上級的人一講就是對不起,無可奉告。實際上無可奉告,你也可以告訴他很多東西。你就不如說這件事我們現(xiàn)在還不太了解,可不可以我留個電話,你兩個小時打來,或者問他你能不能留個電話。兩個小時后你還不知道應該告訴他什么,你主動給他打電話,你說是李記者吧,我說兩個小時告訴你事實,但是現(xiàn)在事實還不是很清楚,你看這樣好不好,我們現(xiàn)在向你道歉,再給我兩個小時。兩個小時還沒有,就再給他打電話,記者覺得你很尊重他,你把他當回事兒。所以再打一次之后,他就會尊重你,不會纏著你了。他會知道事實只要一出來你就會告訴他。這是你與記者打交道很個人的一些好的辦法。大家要少表揚自己,多表揚別人,這是每一次應對危機最好的辦法。
最后送給大家八個最基本的原則,用來跟媒體打交道。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演講,講得不妥不好的地方大家多多批評!
第一是差異原則。大家要區(qū)別對待媒體,不要對《南方周末》、《北京青年報》、《人民日報》、新華社用同一個版本的話題講話,今天是不能用通稿的時代,新聞通稿最后只能起到事實與數(shù)字的傳遞作用。要讓每一個媒體能夠登出符合你要求的文章,要根據(jù)他們各自的特點影響他們。
第二是情感原則。要把記者當成人,不要把他當成不是人的東西,以為給他一些材料就可打發(fā)他走了。越是好的記者越是要給他一些可以講故事的空間。大家一定要多跟記者打交道,才能夠了解記者的想法,有些時候你跟他隔絕了以后,才會產(chǎn)生敵意,產(chǎn)生敵意就會妖魔化,你的工作就沒法做了。
第三是簡潔原則。言多必失,能夠一句話講清楚的事兒一定不要講很多。毛主席和鄧小平同志的《毛澤東選集》和《鄧小平文選》都是用最淺顯的語言講最高深的道理。
第四是準備原則。一定要在新聞記者采訪前做精心的準備:著裝的準備、內(nèi)容的準備、發(fā)布口徑的準備,適當?shù)哪M環(huán)節(jié)等。
第五是重復原則。不要認為記者是你的下屬,你的下屬會揣摩你講話的重點,你講一遍他就記住了。你對記者就應該當一下大話西游里面的唐僧,不時的念念緊箍咒,哪怕他是孫悟空也逃不出你的手掌心,逃不出你的緊箍咒,所以要適當?shù)闹貜湍愕闹攸c。
第六是時機原則。沒有最好的時機,最多是有比較好的時機,所以大家要善于應變,相視而動,差不多的時機該發(fā)布就發(fā)布。
第七是自我原則。大家不要封閉起來,比如說我是教育局的一位領導,我開發(fā)布會或接受記者采訪,應該同時與我們宣傳部、新聞辦的領導打成一片,了解這次記者想知道的一些情況,應該有意地主動去出擊、策劃一些主流媒體的報道。你不主動,媒體主動,那你就倒霉了。
第八是喜憂兼報原則。你的問題最好由你講出來,即對任何一個機構(gòu)的報道應該是好的也有,壞的也有,這是最好的。不能只有好的,全都說我們好也不是件好事。
最后講有禮有節(jié),善待記者。記者不是你的朋友,也不是你的敵人,不是朋友就不能說悄悄話,不要什么都跟他說,不是敵人就不要把他轟到外邊,把他大棒子打出去,應該把他當成你忠誠的合作伙伴。
?。〒?jù)宣講家網(wǎng)站報告錄音整理,報告人
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注:本站文章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用于交流學習,如有侵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立刻刪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隨機讀管理故事:《阿氏實驗》
半個世紀以前,心理學家所羅門·阿氏有過一個著名的實驗,并且從此后不斷被人們效仿。
半個世紀以前,心理學家所羅門·阿氏有過一個著名的實驗,并且從此后不斷被人們效仿。
這個實驗由8個人來共同完成。實驗者請這8個隨意選擇的實驗對象,集中在同一個房間里,然后向他們展示一張劃有四條垂直線段的卡片,并要求每個實驗對象依次分辨出,右邊的三根線段中,哪一根線段與第一根線段長度相同。
其實,在8個測試對象中有7名在實驗之前已經(jīng)被安排串通好,他們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最右邊那根線段與第一根等長。但實際上,他們的選擇是錯誤的。而最后一名實驗對象就要面臨這樣的抉擇;是茍同于其他7個人的選擇,宣布他明知是錯誤的結(jié)果,還是提出與眾人不同的答案。
通過這樣的幾組試驗,有3∕4的人都至少一次放棄了正確的答案去選擇了大多數(shù)人選擇的錯誤結(jié)論。
管理故事哲理
德國哲學家弗蘭德里克·尼采發(fā)現(xiàn):人們更愿意相信被別人認定的事物。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從眾心理。人們在對一件事物做判斷時,往往會受外界的影響。而優(yōu)秀的企業(yè)領導者,應該具備抵御這種隨他性的能力,從而進行獨立思考。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