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心驚肉跳的奶粉激素
因為食用了嬰兒奶粉,4個月大的女嬰,乳房竟然開始發(fā)育,雌激素水平竟已達到成年女性的水平!這個足以讓所有家有嬰兒的年輕父母們,一定會心驚肉跳的消息,。就這樣在毫無征兆下的到來!
武漢的張先生帶著他僅4個月大的女兒小彤趕到武漢市兒童醫(yī)院內分泌科檢查,B超顯示小彤右側乳腺大小為1.8cm×0.7cm,左側乳腺大小為1.9cm×0.6cm,超聲提示為:雙乳增大;激素全套檢測中,雌二醇水平達到了48.83pmol/L,而成年女性的參考值最低為22pmol/L。醫(yī)生診斷意見是服用奶粉可能含有超量激素。
接連而來的是江西奉新縣10個月女嬰、山東省臨沂市8個月女嬰出現(xiàn)早熟癥狀,另有廣東湛江3個月男嬰雌激素檢測超標。
目前沒有任何檢驗證據(jù)證明,這些嬰兒是因為吃了含有激素的中國奶粉的某個品牌,但是又有很多的媒體證明,這些不足一歲的嬰兒除了食用同一品牌的奶粉外,并無其它食物來源。
中國的奶粉企業(yè)已經(jīng)夠努力了,極力來挽救2008年9月以來三鹿以來的最大行業(yè)品牌損失。這已經(jīng)足夠可怕了,經(jīng)歷過2008年的行業(yè)浩劫,至今都未恢復。中國奶粉信譽再次面臨集體決堤!
食品安全悲劇無解?
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發(fā)不久,河南省主管食品安全的一位官員曾經(jīng)問我,如何避免三聚氰胺不會重演,筆者用無解做回答。
無解的來由是,此前,筆者接觸到一家經(jīng)營保健類食品的企業(yè),被河南工商管理部門檢查出含有違禁成分,而這家保健食品行業(yè)在河南被查封后,竟然神通廣大的把他的保健食品送到鄰省的另一家食品檢驗機構,并且獲得了合格證。
拿到這個合格證后,這家保健食品主就利用起媒體大肆做廣告,而且拿著這個省的質檢報告到處照會記者,說自己是被冤屈的??慈思夷玫胶细竦臋z驗報告,門外漢的記者們也只好撤掉自己的負面報道,甚至還發(fā)表聲明,說自己是誤報,
事實是,這家保健品食品企業(yè)自己拿著經(jīng)過特殊處理的食品,不知通過什么關系,讓質監(jiān)局出具了報告,而按照食品檢驗的規(guī)則,似乎應該是質檢部門在特定的銷售終端,進行抽樣調查,而不是讓人送來主動檢測,尤其那些已經(jīng)涉嫌違禁的產品。
這樣的程序,這樣的檢測,誰敢保證你能杜絕食品安全不出問題。
雖然是保健食品,但與奶粉同樣有很多可以聯(lián)想的東西,作為一個門外漢普通消費者就更搞不清各種檢驗環(huán)節(jié)的貓膩了,奶粉出問題,不是偶然,是某種必然。
洋奶粉乘機崛起
2008年的奶粉危機造成了國外奶粉在中國市場的一次大提速,2009年上半年全球原料奶的價格下降,但洋奶粉在中國卻不斷的漲價,中國消費者的口袋被這些洋品牌搜刮的干干凈凈,即便如此,也很難改變中國消費者對中國奶粉的失望——孩子的命比鈔票值錢。這種消費背景下,洋品牌更加有恃無恐,2010年1月,惠氏、雀巢、雅培、美贊臣等多家洋奶粉又開始以推出新品名義漲價。到2010年6月,單是半年之內,就各種品牌洋奶粉就進行了三輪漲價,而每次漲價都接近本次漲價升幅接近10%至12%。
接連的失利讓中國奶粉也開始不再信任自己,娃哈哈新推出的奶粉把奶源地放在了荷蘭。銀橋也在包裝罐上打上了進口奶源的標簽。
洋奶粉的圍剿,已經(jīng)讓中國奶粉在中高端市場上面臨生存困絕境。到2010年8月洋品牌已經(jīng)占據(jù)70%以上的市場份額,基本控制了中高端領域的話語權。本土奶粉,集體淪陷。
中國奶粉為什么危機頻出?
奶粉行業(yè)的平均利潤是30%,中低端奶粉產品的利潤僅有8%—10%,而高端奶粉產品卻仍能保持住50%—100%的高利潤。
而在奶粉銷售渠道的實際調查,筆者發(fā)現(xiàn),中、低檔正牌奶粉利潤平均一箱奶粉只有四五十元,高端奶粉的利潤是八九十元,而一些假冒奶粉的利潤也可達到六七十元。這種利潤差別總是習慣使中國奶粉從成本上進行節(jié)約,將奶源價格盡量壓低,奶賤傷農,而奶農為了盡量多的獲得利潤,不得不增加可以使乳含量增加的三聚氰胺,這就是著名的三鹿事件的由來,而添加激素則是促進奶牛的產奶量,從本質上講與三聚氰胺如出一轍。
這樣上游奶農和下游奶粉制造商的矛盾便產生了。
而低價勢必壓縮了經(jīng)銷商的利潤空間,很多經(jīng)銷商不賺錢了,就開始經(jīng)營假冒奶粉,假冒奶粉典型的例子是阜陽大頭娃娃事件。
而落實到奶農那里,則是奶賤傷農,奶農為了獲取足夠的利潤或者保持住最基本的成本,也鋌而走險,添加一些能是奶量增加的飼料添加劑。也許一開始并不是集體行為,是某個奶農通過某種途徑得知添加某種東西后,會時奶產量增加,而口碑相傳。當然除此之外,也可能是奶農購買的了含有大量激素的飼料,是飼料商在作祟。這樣下來,整個就成了一個上游產業(yè)鏈的危機。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對于違禁成分的檢測總是落后于違禁成分的添加速度,而且名目繁多,防不勝防。
中國奶粉高端大門無限期關閉
盡管被懷疑添加激素的奶粉品牌已經(jīng)發(fā)布聲明,認為自己的奶粉不含有違禁成分。如果真的不含有違禁成分,那這些性早熟的兒童如何解釋。中國奶粉品牌的話如何讓人相信,三鹿奶粉當初也不承認自己有問題,而且整個行業(yè)也不承認,但事實時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發(fā)生后短短一個月內,中國家質檢總局檢查出的違規(guī)品牌達到22家,而且涉及諸多一線品牌,這個范圍足以說明中國奶粉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現(xiàn)象。而今天的激素事件,是不是也是一種偶然呢?
從情感上我們希望它是某個品牌的局部危機,甚至我們希望它是一個誤會。但不是這個名牌,又是誰呢,難道是那些假冒奶粉在作祟。中國奶粉的已經(jīng)無法再驚得起折騰了。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沒有信譽將是中國奶粉的集體悲??!中國奶粉什么時候有與洋品牌競爭的資本,如果連自己的質量都保不住,與洋奶粉的角逐不過是一個集體的癡人說夢而已!中國奶粉進軍高端市場的大門也會無限期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