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點:做好準備。
做好準備是陌生拜訪銷售成功的第一步。做好準備是讓我們在銷售、拜訪過程中有備而來,不至于手忙腳亂,亂了陣腳。比如在銷售、拜訪過程中的前期計劃:區(qū)域選擇、路線計劃、產品資料、樣品、輔助銷售工具、相關資料、情況的了解等。這些準備能讓自己在銷售、拜訪時成竹在胸。
第二點:守時。
守時應該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對內:自己的領導、同事;一是對外:自己的客戶。譚小芳表示,守時首先是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習慣。守時會讓別人覺得你是一個說話算話的人,一個誠信的人。守時包括按時 開始和按時 結束。
第三點:擁有良好的態(tài)度。
良好的態(tài)度是成功的先決條件。譚老師聽說,中國前國足教練說:態(tài)度決定一切!我們只有用良好的態(tài)度去做每一件事情,才能事半功倍。無論是正確的做事,還是做正確的事都需要有良好的態(tài)度貫穿始終。
第四點:保持地區(qū)。
上級會給每一個人指定其負責區(qū)域,而保持地區(qū)其實就是保障一個有序運轉的整體體系。包括人員體系、價格體系、產品體系、服務體系、管理體系等。
第五點:保持態(tài)度。
因為陌生拜訪行銷的性質決定了行銷是很單調很瑣碎的事情,90%的情況下是在重復同樣的過程。因此,一時的良好態(tài)度可能不是很難,難的是一直保持良好的態(tài)度。只有用你的激情和自信去打動客戶,才能感染自己。
譚老師常常聽說“陌生拜訪銷售”被人懷疑是否真的有助于銷售業(yè)績的提高,而且有些人認為這樣有損公司形象。可是公司總是要求業(yè)務代表,尤其是新業(yè)務代表這樣做。到底有沒有用?
譚小芳老師認為,有用!Door to door是一種成功方法,不斷使用它,幫我們敲開又一扇成功之門!——作用在于:陌生拜訪是任何銷售的基礎。推銷員要練就不要有很強的認同需求的品質。因為,他們在最初往往遭受無數(shù)的拒絕和打擊,如果認同需求強,就會承受不住。所以,好的推銷員,都是意志堅強的人。李嘉誠先生,早年就做過陌生拜訪,這件事對他日后成功的影響,他至今仍念念不忘。
做陌生拜訪需要勇氣,尤其是第一次。許多人,一想到待會兒就要和素不相識的說話,就會覺得緊張。好像全身的血液流動都加快了,因而會感到更加害怕。其實,這是很正常的生理反映。
人也是一種動物,動物都習慣于生活在一個熟悉的環(huán)境下。一旦到了一個新的環(huán)境,不管是人還是動物都會覺得緊張。緊張是一種本能,緊張的作用就在于讓人更快地適應新的環(huán)境。陌生人的介入,就好比帶來了一個新的環(huán)境,因為你不熟悉他,所以你緊張是很正常的。
一般來說,新的業(yè)務代表往往十分不愿去做陌生拜訪。但是陌生拜訪卻提供了實戰(zhàn)和隨機應變的機會,這也許是練就堅實的銷售技巧基礎的惟一可行的方法。注意:忘掉盲目的自尊,一個一個地進行下去。第一次和第二次可能令你發(fā)抖,但是從第三次起,感覺就沒那么難了。
除了可以鍛煉意志,Door to door,還有一個正確循環(huán),即拜訪后記錄,再回訪,再拜訪。Door to door是天道酬勤的最好證明,苦中有樂,貴在堅持。比如,美國著名的喬吉拉德就是世界上發(fā)名片最多的一位 營銷 大師。
譚小芳老師認為,做陌生拜訪時第二個要具備的要素是韌性,你要持之以恒。做直銷是門生意,也是你的事業(yè),你要像經營自己的企業(yè)一樣來經營你的直銷活動。記得曾經有一個企業(yè)家說過這樣的話:“作為一個真正的企業(yè)家,是把身家性命和企業(yè)連在一起的。”做營銷也一樣,你要成功就必須要有這樣的意識。
第三、準備周詳。“只要肯干活,就能賣出去”的觀念已經過時了!取而代之的是“周詳計劃,省時省力!”拜訪時的參與者只有顧客,要想取得進步首先要以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努力,然后決定做什么。
上門拜訪顧客尤其是第一次上門拜訪顧客,難免相互存在一點兒戒心,不容易放松心情因此營銷人員要特別重視我們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成功的拜訪形象可以在成功之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外部形象:服裝、儀容、言談舉止乃至表情動作上都力求自然,就可以保持良好的形象。
控制情緒:不良的情緒是影響成功的大敵,我們要學會遙控自己的情緒。
投緣關系:清除顧客心理障礙,建立投緣關系就建立了一座可以和顧客溝通的橋梁。
誠懇態(tài)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是老古語告訴我們的做人基本道理。
自信心理:信心來自于心理,只有做到“相信公司、相信產品、相信自己”才可以樹立強大的自信心理。
最后,譚老師提醒您要學會贊美。你會感謝顧客嗎?對于我們營銷人員來說:“我們每個人都要懷有感恩的心”!世界上只有顧客最重要,沒有顧客你什么也沒有了!有再好的銷售技巧也沒有用。譚小芳呼吁所有營銷人——做個真誠的人!用真誠的贊美讓顧客永遠記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