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張劍峰放棄了知名外企中國區(qū)電子事業(yè)部總經理的職位,接受萬奇電子董事長劉亞洲的邀請出任萬奇總經理。萬奇2003年已在國內數碼寶行業(yè)排名第五。今年正逢數碼寶更新?lián)Q代的關鍵時刻,萬奇希望抓住機會,一舉進入行業(yè)前三。
在劉亞洲為張劍峰舉行的歡迎宴上,志在必得的劉亞洲仍然不忘談及公司的完美戰(zhàn)略:在今年的年度計劃中,采購部已經決定改變去年那種大批量采購的方式,只要小批量采購的元器件能夠保證到位,上半年研發(fā)部推出7個新品應該沒什么問題,這樣公司沖進前三自然也不在話下。一想到這里,張劍鋒也是躊躇滿志:當初在外企自己就是執(zhí)行戰(zhàn)略的一把好手,現(xiàn)在萬奇的策略計劃可謂十全十美,就等待著自己的一展身手了。
但是,一切并不是張劍峰想像的那么順利,問題很快浮現(xiàn)了出來。研發(fā)部的員工滿肚子意見,他們反映采購部買的元器件技術參數不符合要求,質量不過關,技術支持也跟不上。研發(fā)部老總鄭書同抱怨說:“照這樣下去,我們根本不可能在6月以前推出7個新品。”
研發(fā)部提出的問題引起了張劍峰的重視,他立即召集鄭書同和采購部的老總何永強開了一個會。原來,為了達到董事長降低庫存量的要求,采購部今年的采購計劃是下小訂單。不過今年元器件的供求市場發(fā)生了變化,對萬奇下的小訂單,國外供應商根本不予理睬。由于采購部沒有及時跟進,所以延誤了元器件的購買,以致最后不得不轉向國內供應商。但正如鄭書同所反映的,國產元器件技術參數不符合要求,質量不過關,技術支持也跟不上。
為了解決問題,張劍峰要求采購部的何永強與國產供應商協(xié)調,增強技術支持的力度。同時,張劍峰要求何永強確認,國外供應商需要多大的訂單才肯供貨。
經過這次沖突,張劍峰發(fā)現(xiàn),萬奇的戰(zhàn)略雖然很美,但執(zhí)行起來卻很吃力。張劍峰覺得這是因為萬奇各個部門的溝通不是很順暢,公司內部也缺少一種團隊合作精神。為此,張劍峰組織公司中層參加了一個旨在增強協(xié)作的拓展學習 。
但學習 的成功并沒有帶來銷售業(yè)績的增長。直到4月份,研發(fā)部只推出了1種新品,銷售部的許傲也給張劍峰打來了告急電話,上半年連1/5的銷售任務都沒有完成。
接完了許傲的電話,張劍峰打電話給何永強,想了解一下上次會議說的事落實得怎么樣了。但何永強居然一問三不知,只回答說這些事都讓手下人干了,具體結果還沒過問。想到遠遠沒有完成的銷售計劃,張劍峰的火氣嗖嗖地往上躥。
何永強去年的業(yè)績就很一般,公司積壓的庫存有一多半是他的“功勞”。他雖然是萬奇的老將,但隨著公司的發(fā)展壯大,他已經沒有能力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了。想到這里,張劍峰決定在當晚就跟董事長劉亞洲打個招呼,把何永強從采購部老總的位置上換下來,畢竟,采購部是公司的核心部門。但是,張劍峰沒有想到的是,劉亞洲堅持認為何永強能力是差了一點,但人老實,又是萬奇的老將,不同意換掉他。
當晚走出劉總家門的時候,一陣晚風吹過,張劍峰驀地感到了一絲涼意。仰頭望了望群星閃耀的天空,他覺得自己的腦子就像滿天繁星一樣紛繁雜亂:以前在外企,就是全球的戰(zhàn)略也是說動就動;現(xiàn)在到了萬奇,好好的戰(zhàn)略目標怎么硬是越走越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