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以260億美元,即每股196美元的價格買下了領英(LinkedIn),比周五收盤價131美元超出50%。微軟以高額收購聞名,包括Skype、諾基亞手機業(yè)務、aQuantive和嘗試性收購雅虎。所以,微軟如何避免重蹈覆轍?雖然開出了260億美元的高價,但是領英還大有發(fā)展空間。想要發(fā)揮其價值,微軟應該考慮以下幾步。
•更精準、細致的目標廣告。領英獲利來源之一是目標廣告,其中大多數來源于雇主。我剛剛就收到了一則公眾公司會計監(jiān)管委員會(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的廣告。這則廣告使用了我的照片,上面寫著“想想自己在公眾公司會計監(jiān)管委員會”,認為我也許喜歡審計或者監(jiān)察員的工作。這件事對我來說就像“Yoga Sling 2 Flip-Flop”瑜伽鞋(亞馬遜今早給我推薦的產品)和我的穿著之間的聯系。我向領英提供了我過去所有的雇主及頭銜,但是他們似乎仍未意識到我不是會計。潛在雇主愿意為導向性良好的廣告付出大價錢。
•基于世界最大的就業(yè)數據庫提供職業(yè)意見。領英的“會員”高達4.33億,這是個非常龐大的職業(yè)雇用記錄。它也開始進行數據庫的市場準入,主要推銷給雇主和獵頭公司。但是,只要能真正了解領英的數據價值,就能為成員提供極具價值的建議。例如,“如果你具備Python編程能力,你得到一份數據科學家的工作的可能性就提升了47%。”當然,領英可以對此類建議收費。它確實提供免費的服務,例如“您可能認識的會員”或“您可能感興趣的職位”,但是此類推薦的質量很低。
•驗證學歷。領英要求使用者提供教育背景和學歷,但是這完全是由用戶自行填寫。如果愿意的話,我可以寫我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核物理博士,或者之前是美國太空總署的宇航員(當然這都不是真的)。這類數據要真能具備價值,領英需要找到驗證學歷的方法,至少為愿意驗證學歷付錢的用戶提供此選項。有很多公開數據可以用于這一目的。有時,也可以和雇主或大學合作來驗證文憑。
•幫助雇主找到合適的人。我聽幾位雇主和招聘者說過,領英在招聘時是有些用處的:如何你已經從其他來源聽過這個人,并且和他交流過,那么從領英上搜索還是很方便的。否則整個搜索就是一團混亂。一部分原因在于缺少學歷材料認證。但是,這也是由于“核物理學家”“數據科學家”“銷售達人”的定義不明確。要是領英能夠明確職位術語就好了。
•成立領英學院。除了名字很酷,如果能有內部研究機構能以更具創(chuàng)意、更有效地方式好好利用領英數據。這可能意味著和學者、外界專家合作,讓他們存取數據資料,并利用或發(fā)布他們的數據。正如西北大學的 Russ Walker與我一年前發(fā)表的文章那樣,很多領英數據都可以轉變?yōu)閿祿a品,并銷售給會員或者招聘者。領英也可將這些數據產品銷售給大學,例如“能在老年時找到好工作的課程”或者“找出自己在產物保險業(yè)人才中的定位”。
•創(chuàng)造更多數據產品。上述很多新服務可以被稱作“數據產品”——源于數據、分析,并能銷售給客戶的產品和服務。領英是這一領域的先行者,其服務包括“您可能認識的會員”“您可能感興趣的職位”“您可能感興趣的社團”等等。但是其實還可以做得更多,例如“您所屬專業(yè)的楷模人物”“怎樣讓履歷表更為成功”“您最需要的文憑”等等。公司也可以超越數據產品使用的“配對”方法,創(chuàng)造一些評分機制——“可雇用分數”“預測薪酬分數”“意見領袖分數”等等。
•讓高級會員更具價值。領英屬于“免費增值”服務供應商,包括免費服務和多種付費高級會員賬戶。優(yōu)質服務對招聘者,甚至是積極的求職者而言十分有價值,但是對于已經有工作、對工作滿意的人來說,就稱不上增加很多價值。只向高級會員提供上述新數據產品或提供部分免費服務,一定可以增加收益。
采取這些步驟需要領英和微軟加強分析、數據科學和認知科技的能力。領英曾經擁有了不起的數據科學家(例如DJ Patil, Jonathan Goldman和Monica Rogati),但是包括以上三位的很多人都已跳槽至其他公司。領英想要在微軟的領導下復興需要采取上述的戰(zhàn)略來吸引這些人回歸。
微軟為收購支付的資金,很多年后都被認定為減損。微軟為aQuantive和諾基亞手機業(yè)務的收購付出了62億美元和76億美元的減損。為了避免重蹈高額收購的覆轍,唯一的方法就是讓領英增加價值(也就是投入更多的資金)。(王韻竹/譯 梅寒玥/校)
Thomas H. Davenport是百森商學院信息技術學杰出教授,國際數據分析研究所研究主任和創(chuàng)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