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管理發(fā)展了百年,雖很難定義,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學科的交叉……誕生出人力資源管理、組織管理、項目管理等眾多分支,逐步變成紛繁復雜的管理森林。
我們學習理工文史醫(yī),對面問題有著無比的自信,憑借著卓越的努力走上管理崗位,帶領團隊,卻發(fā)現(xiàn)不是每個人都像自己,倍受打擊。于是一頭扎進管理的森林,學習最先進的管理理念,追求“扁平化”、“OKR”、“變革”、“學習型”……卻發(fā)現(xiàn)在自己團隊很難落地,最后迷失在管理的森林中,反而被管理拖累……
我在華為時,曾見過一位非常厲害的PL,作為女生付出了很大的才智與努力,在她帶上團隊后,身先士卒地為下屬解決問題到末班車是常態(tài),卻在組織測評被告知在末位,她曾哭著向PM要求重回技術崗位。這是眾多基層管理者中的縮影,如何讓他們盡快地系統(tǒng)地掌握管理的體系,而不是讓他們用有限的時間在森林中碰壁,這樣才能重拾管理者的信心,針對自己的團隊、自己的業(yè)務,尋找出合適的管理模式。而這位PL的華麗轉身,只用了兩個月……
作為華為08年績效管理推動者、PDU變革參與者、3S全面績效體系提出者,徐力老師15年專注在績效與長期激勵領域,幫助金融企業(yè)設計資產與資金端的績效平衡模型,實現(xiàn)業(yè)績三年從50億增長到170億;診斷投資目標企業(yè)績效關鍵點,及時止損,避免數(shù)十億資金的損失;將3S績效體系用于健康管理企業(yè),實現(xiàn)三個月?lián)p益兩平,業(yè)績每月保持20%的增速,年增長十倍。
徐老師作為績效總監(jiān)一線實戰(zhàn)的15年,也是做為企業(yè)管理者課程的資深講師,只有讓管理者系統(tǒng)地掌握了管理,統(tǒng)一了管理語言,企業(yè)的戰(zhàn)略、目標才能真正落地到實處。
課程未采用《非人力資源管理者的人力資源管理》的選、用、育、留四個傳統(tǒng)架構,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人力資源管理是管理中的分支,只有明白了管理過程中人的轉變,才能意識到人力資源的核心理念;二是現(xiàn)在人力資源體系架構不再局限于四大支柱,會有更多靈活多變的的模式,但其核心理念卻一直未變;三是人力資源管理需要與企業(yè)相適配,更多的應該啟發(fā)管理者去尋找合適自己團隊與業(yè)務的方式,而不是將不適合的模型生搬硬套。
《管理的理念與發(fā)展》采用了從定義管理開始的1900年到2000年,以每十年進行劃分,用當時主流的管理理論與代表人物為基礎,梳理出管理發(fā)展的脈絡,引導學員在短時間內系統(tǒng)地了解管理的體系,明晰管理理論的作用范圍與作用邊界,以幫助其在工作中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恰當?shù)墓芾砟J絹砺涞??!?br />
【課程收益】
« 了解在不同社會階段的管理理論產生的原因與影響
« 掌握管理中的基本理論,如科學管理、XY、需求層次、雙因等
« 通過案例、學習與討論,理解并掌握理論適用的條件、邊界及影響
« 學會根據自己的業(yè)務、團隊特性,找到合適的管理模式
« 幫助企業(yè)將管理者快速引入門,調動其對管理的興趣與積極性,發(fā)揮主觀聰明才智給企業(yè)帶來匹配的管理模式
【課程特色】
« 跳出人力資源管理的局限,擴大到管理的體系
« 清晰的管理發(fā)展脈絡,讓管理者在管理森林中找到定位
« 不再是“知其然”,更注重“知其所以然”
« 高密度高濃縮的飽和安排
【課程對象】
企業(yè)高級管理人員、中基層管理人員、管理骨干及后備
【課程時間】6-12小時
【課程大綱】
1. 古典理論
1900-1910:秒表科學
經濟人假設(X理論)
管理理論之父:法約爾
? 管理的五要素
? 管理的十四條原則
科學管理之父:泰勒
? 搬礦與挖礦實驗
? 科學管理原理
1911-1920:福特時代
流程的分解
流水線的產生
社會影響與弊端
1921-1930:發(fā)現(xiàn)組織
權力理論:韋伯
理想的官僚組織模式
古典管理理論
經理人的三項職能:巴納德
成功的職業(yè)經理人:斯隆
? 職業(yè)經理人的特質
? 事業(yè)部組織結構的雛形
? 管理思想的核心
2. 近代理論
1931-1940:關于人的探索
霍桑實驗
? 照明實驗
? 福利實驗
? 訪談實驗
? 群體實驗
社會人假設(Y理論):梅奧
沖突管理:芙麗特
? 沖突的三種解決方式
? 領導的四項基本能力
3. 當代理論
1941-1950:戰(zhàn)爭的教訓
管理對戰(zhàn)爭的貢獻
全面質量管理:戴明
1951-1960:在夢想中的生活
對消費者的研究:德魯克
營銷時代:
? 4P理論:麥卡錫
? 4C理論:科勒特
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
雙因理論:赫茲伯格
人性的假設:麥克雷戈
1961-1970:了解戰(zhàn)略
理論一:
? 戰(zhàn)略先于組織形成:錢德勒
? 小米案例
理論二:
? 戰(zhàn)略服務于組織:安索夫
? 安索夫矩陣
? P&G案例
? 可口可樂案例
理論三:
? 戰(zhàn)略無法規(guī)劃:明茨伯格
? 華為案例
1971-1980:組織癱瘓
戳破自負的泡沫:托夫勒
經理人的三個角色:明茨伯格
管理的軟肋
理想團隊的九種人:貝爾賓
1981-1990:追求卓越的冒險
Z理論:大內
非線性戰(zhàn)略管理:大前研一
競爭研究:波特
? 競爭戰(zhàn)略
? 競爭優(yōu)勢
追求卓越:彼得斯&沃特曼
領導者工溝通具備的四項能力:本尼斯
1991-2000:權力的新平衡
企業(yè)流程再造BPR
組織構想
? 無結構組織:彼得斯
? 三葉草組織:漢迪
? 學習型組織:圣吉
矩陣模式:ABB
事業(yè)部制:GE
精益模式:TOYOTA
互聯(lián)網直銷模式:DELL
管理的理念與發(fā)展---從百年變遷中看管理

徐力 華為08年績效變革推動者
邀請老師:13439064501 陳助理
主講課程:《華為的績效理念---從華為08年績效變革看績效啟示》 《華為的組織設計---從華為組織結構變遷看組織的真正價值》 《華為的干部管理---為何各地的“人資部”都叫“干部部”》 《華為的企業(yè)文化---為何官方宣傳沒有“狼”性文化》《3S績效管理體系1---Strategic之BLM模型》 《3S績效管理體系2--- Structure之組織績效EIKON五步法》 《3S績效管理體系3--- Staff之員工績效GROW模型》
徐力老師課程
- 本文分類:經營管理
- 本文標簽:徐力管理管理理念華為
- 瀏覽次數(shù):25 次瀏覽
- 發(fā)布日期:2021-03-11 19:53:52
- 本文鏈接:http://www.gzcczn.com/nx_jy/3250
- 上一篇 > 中層干部綜合管理技能提升
- 下一篇 > 高效能人士突破瓶頸的3 種高階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