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信息管理規(guī)章制度
加強型號質量信息管理,及時掌握型號工程研制的質量狀況及可靠性薄弱環(huán)節(jié),協(xié)調解決研制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首先應制定與完善信息管理制度,明確信息管理的責任與權限。對質量與可靠性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饋制定專門的程序,并落實到企業(yè)質量體系的程序文件中,做到有據可依,有章可循。為此,在管理實踐中,嚴格執(zhí)行航天工業(yè)質量與可靠性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型號產品故障和事故信息通報制度、質量指標考核制度,針對重點型號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工程研制中質量信息管理的通知》、《××××質量保證體系信息管理辦法》等,從整體上明確了信息管理的行為主體、權責與實施途徑。另外,為確保軍工產品研制生產試驗的質量,便于各級管理部門及時、準確掌握軍工產品質量狀況和質量事故以及重大質量問題的歸零情況,制訂下發(fā)了《關于強化軍工產品質量信息報告制度的通知》、《關于重申我院實行軍工產品質量信息報告制度的通知》、《關于重申加強航天質量與可靠性信息管理工作若干要求的通知》,對質量可靠性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饋、使用等從組織上和具體的操作層面上對質量與可靠性信息管理的內涵和外延做了清晰的界定。
實行質量與可靠性信息網絡化管理
對質量與可靠性信息的收集和處理分層次、分等級進行,建立現(xiàn)代信息管理立體網絡,以最佳的途徑和最快的速度對質量與可靠性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存儲、分析、處理并反饋到決策和執(zhí)行部門,單靠個體行為是無法完成的。航天企業(yè)組織結構多為塔型管理結構,外協(xié)、橫向合作多,并行作業(yè)、并行開發(fā)是當今型號研制的主流方向。為保證信息管理渠道的暢通與信息的完整,消除部門壁壘造成的信息不對稱現(xiàn)象,必須建立科學的矩陣式信息管理模式。加強質量與可靠性信息管理網絡建設是各企業(yè)有序、有效開展信息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對于大型企業(yè)和集團公司,實施質量與可靠性信息的網絡化建設,減少信息的“時滯”現(xiàn)象,提高對信息的快速反應能力尤為重要。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在1997年就建立了質量與可靠性信息網,成立了信息網管理委員會,制定了信息網章程和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多年來,院質量與可靠性信息中心一直實行三級管理模式,即院信息中心——分中心——信息員。以信息員為主,設計師系統(tǒng)、工藝師系統(tǒng)、科研管理部門參加的質量信息管理群體是確保信息的及時性與準確性的基礎。通過局域網建設實現(xiàn)信息共享,達到了信息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從控制論的觀點出發(fā),質量與可靠性信息系統(tǒng)是一個多輸入、多輸出的復雜管理網絡,不同的顧客有不同的需求,信息輸出存在多特征量的特點,信息中心的主要任務是對信息加工、反饋,滿足不同顧客需求。分中心及各有關職能部門按信息輻射區(qū)域組成對信息中心輸入流的前置端口。實踐證明,開展質量與可靠性信息網絡化建設,是一種現(xiàn)實可行的辦法。信息管理網絡的有效運轉確保了信息“盡收網里”。
在信息的收集方面,信息員除了對內部的質量信息實行動態(tài)管理外,也要注重對外部質量信息的收集。所謂外部質量信息主要是指來自顧客和上級部門的意見及其它企業(yè)、其它型號需要在本企業(yè)進行舉一反三的問題,各種質量警示錄、質量信息通報、故障啟示錄是質量與可靠性信息的一個重要來源。各分中心利用質量信息輸出卡、發(fā)動機試車質量信息報表、質量一事一獎等各種形式向院質量與可靠性信息中心傳遞質量信息。在質量與可靠性信息管理實踐中,院各下屬企業(yè)專職信息員是信息收集、傳遞、處理、反饋的中堅力量,院信息中心信息員對故障信息加工形成質量問題啟示錄,為一線軍品人員舉一反三、查漏洞、查隱患,確保型號產品質量合格,提供了一個窗口和橋梁作用。航天產品研制高風險,高投入的特點,注定了大型試驗質量與可靠性信息資源的獲取價值,信息中心對試驗(試車)信息按特征編碼進行存儲加工和不同目標下的特征量提取,是進行故障分析、改進設計的重要依據。
建立質量與可靠性信息管理數據庫
質量與可靠性信息管理現(xiàn)代化體現(xiàn)在企業(yè)的質量信息系統(tǒng)的實現(xiàn)程度。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建立一個開放、動態(tài)鏈接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是信息加工的基礎。在過去,企業(yè)一般只注重型號產品的質量控制,不注重反映產品內在質量特性和狀態(tài)的信息記錄,對產品的質量穩(wěn)定性缺乏量化描述。質量與可靠性管理數據庫不局限于按一定庫結構對信息進行收錄,更注重對質量特征量的提取,對批次產品質量狀況的合理評價,對典型案例的分析,對現(xiàn)場加工所形成的關鍵質量特性數據進行統(tǒng)計過程控制分析與預報。另外還應具有報表自動生成及質量綜合查詢、模糊查詢功能。按需要自動生成各種質量報表,導出各種質量數據,實施質量文檔管理。質量文檔管理中主要儲存國內外本行業(yè)質量動態(tài)信息,建立有關質量標準、規(guī)范等的索引與目錄庫。作為質量與可靠性信息數據庫的延伸,還應建立質量與可靠性 人力資源 數據庫,記錄檢驗人員的等級、學習 及考核情況等。
在質量與可靠性信息數據庫分析系統(tǒng)中,發(fā)動機試車信息數據庫是質量與可靠性信息數據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開發(fā)重點體現(xiàn)在故障的定位分析功能,可靠性統(tǒng)計分析功能,是故障報告、分析與糾正系統(tǒng)即FRACS系統(tǒng)的補充。
質量與可靠性信息資源的使用
質量與可靠性信息數據庫建立的最終目標是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后形成滿足不同顧客要求的質量特性報告,通過反饋進一步指導科研生產和質量改進。對于收集來的信息,經預加工后,再做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及時發(fā)布對產品質量狀況的評價;對體系運行的監(jiān)測結果;采集、編制、上報季度質量綜合分析報告,質量季報數據采集結果,質量指標季度采集結果,發(fā)動機試驗信息季度采集結果,產品質量信息季度采集結果和軍工產品質量狀況月報等。季度質量綜合分析報告從交付產品質量狀況、地面試車質量情況、產品評審及驗收情況、質量管理活動等方面對型號研制質量進行綜合分析,做出評價,為質量改進提供依據。對型號研制中發(fā)生的典型質量問題,院不定期編發(fā)質量信息通報,為保證型號質量發(fā)揮了積極作用,起到了質量管理的前沿窗口和警示作用。
質量與可靠性信息管理在企業(yè)科研生產、質量管理中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但還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對需要協(xié)調的質量技術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阻塞現(xiàn)象,基層單位的質量信息不能及時反映給專職信息員,信息員對基層的質量狀況了解不夠。信息傳遞不及時,信息的不對稱性易造成問題處理不及時,科研生產進程受阻。
其次,對質量與可靠性信息的分析還不夠深入,對應用統(tǒng)計技術做深入細致的分析與預測還不夠,對質量技術問題提供技術支撐的數據庫管理分析系統(tǒng)還不完善。
第三,信息的管理手段和技術平臺還比較落后,接口還有待進一步協(xié)調。
第四,質量與可靠性信息管理的學習 需要進一步加強,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加強質量與可靠性信息管理,是航天企業(yè)進行質量管理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產品質量保證和質量體系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必須建立高度靈敏的質量與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統(tǒng),搜集用戶對產品的反饋信息,加強對內外部質量與可靠性信息的整理分析,及時發(fā)布對產品質量狀況的評價結果,實現(xiàn)型號產品質量的穩(wěn)步提高。
作者: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